到台灣戲曲學院參加崑劇學術座談會。聆聽主講人曾永義教授談他的原創崑曲,內容精采,引人入勝,我陶醉其中,如飲醇酒,真想浮一大白。曾永義教授,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他還有一個極特殊的身分,就是「酒黨」黨魁。他以酒會友,以友輔仁,據說,能千杯不醉。
年近八旬的曾教授,酒名早已享譽海峽兩岸。特地前來參加座談的廣州大學教授康保成,會中對曾教授推廣崑曲藝術的貢獻,推崇備至,提及曾老的酒量,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曾老在結語中說,他稱自己的酒党的党字是尚人(黨),不尚黑(黨)。他只要一杯在手,就渾然忘我,飄飄欲仙,心情至為愉快。
酒是文人的恩物,李白斗酒詩百篇,曾老著作等身,有散文類「蓮花步步生」等八種,戲曲劇本創作二十一種(含崑劇九種,京劇八種,豫劇一種,歌仔戲一種,中國現代歌劇兩種),舊詩一千數百首。我想也許是酒精催化的結果,才讓他文思泉湧,成為文壇祭酒。
他説,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不可以結黨營私,可以營(吃)。曾老這位酒党主席,曽撰文論酒,他是台大中文系博士班高才生,將學生時代老師的酒品分為「酒仙」、「酒聖」、「酒賢」、「酒丐」、「酒鬼」等幾個境界,讀來十分有趣,他寫道:
「⋯⋯後來,我們酒黨成立以後,就開始給老師們做酒品中正的排序,當時大家公認可以達到酒的最高境界是沈剛伯先生和臺老師,沈剛伯先生是史學家、文學院長,他即使知道得了癌症,還是照喝不誤,他七十歲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有癌症,同時有一位台大教授也判斷得癌症,結果這位教授的太太嚇到軟癱了,沈先生則認為,我都活到七十歲了,怕什麼!他活到八十歲才去世,因此,我們覺得他瀟灑有酒仙稱號。
臺老師(臺靜農)真是怎麼喝,從來沒醉過,就是這樣溫文儒雅,喝了很多時自己就會說:「永義啊,我夠了」,還有鄭騫老師,他當年向我們說,「我們年輕的時候,喝紹興酒是用啤酒杯喝的,而且我看了某些記載,蔡元培先生和朋友喝酒,他不喝高粱,他喝紹興,而且一口就是二兩,然後總要喝幾十杯,才開始吃飯,據說有幾斤了。」所以我們酒黨有先聖,今賢也很多,喝酒的人,只要不是酒鬼,不是爛醉如泥是可以的,孔老師(孔德成),又得到丁惟汾先生的真傳,就是「吃飯要吃飽,喝酒要喝醉」,所以孔老師有時候也會喝到醉。
第二級是酒聖,當時公認的是教育部長梅貽琦先生,我的老師鄭因百先生也能喝,但是他後來比較節制,比較沒有什麼飄逸之情,所以降為酒賢,孔老師當時和他的同輩朋友相比是比較年輕,臺老師冊封他為酒霸,因為他常叫別人喝,不喝不行,捏著人家鼻子喝,有點霸氣,以威勢服人,夏德夷先生是看到誰被灌酒,就去擋酒,說「放心我來,替你喝」,稱為酒俠,可是他到朋友家就要酒喝,所以又叫酒丐,亦俠亦丐。宋文興先生是考古學的祖師爺,他有一陣子喝多了,有一點酒精中毒,是他的親戚把它治好了,所以那時稱為酒鬼,屈老師(屈萬里)喝酒,不甘不脆,比了半天,人家喝掉了,他還沒有喝,又喜歡起來指揮,所以大家叫他酒棍⋯⋯」。
曾老是台灣台南縣人,一生致力發揚中華文化,是台灣著名的戲曲、俗文學、詩歌、民俗藝術學者。近年更熱心推廣崑曲藝術,新編自創九部精彩的崑曲劇目,在海峽兩岸公演時,造成轟動。他年輕時,即在國語日報編選「古今文選」歷二十餘年,也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史丹佛大學、密西根大學、德國魯爾大學、荷蘭萊頓大學、香港大學、武漢大學等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現在台灣大學和世新大學任教,桃李春風,作育英才無數。
他酒量甚宏,酒品極佳,三十四歲時,被酒友公推為酒黨黨魁。迄今,任期已長達四十五年,眾望所歸,不需改選。至於到底有多少黨員,相信這位黨主席自己也不知道。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