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希特勒的超級堡壘 一百六十座槍砲臺!

【特約記者陳欣如報導】希特勒在二戰時的戰略是很知名的,而當時,他的侵略性也激起了英、法兩國的防禦心。

1939年12月,納粹已經佔領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並朝波蘭前進,英國和法國做出回應,向德國宣戰,但敵對行動尚未開始。

1940年4月9日,行動代號為「威瑟日」,九千名德國士兵進攻丹麥和挪威,短短三小時,丹麥就向德軍投降,幾乎整個德國海軍攻擊六個挪威重要港口,位在北極的那維克,這個最珍貴的港口被攻下,半數德國進口的鐵礦,都從瑞典用火車運輸到那維克,納粹用這些鐵打造戰爭武器,英國和其盟友派出一支強大的海軍,對抗德國的佔領部隊,對希特勒來說,進攻挪威是超大的賭注,他把規模挺小的絕大部分的海軍的派去作戰,而他們將會遇上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皇家海軍。

緊接而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海軍戰役,英國和德國海軍爭奪那維克附近峽灣的主權,在四天內的兩場戰役期間,德國一半的驅逐艦沉沒了,對納粹德國海軍來說,這是大災難,希特勒意圖佔領挪威及其大西洋港口的豪賭,極有可能還沒開始就已落幕,德國的山地部隊、傘兵和遇難船上的約兩千五百名水兵登陸,但他們寡不敵眾,面對的是兩萬五千名盟軍和一萬名挪威軍,德軍被迫撤退,並放棄港口控制權和重要的鐵礦鐵路,他們撤回內陸,領軍的人是希特勒最愛的將軍之一,愛德華迪特爾,迪特爾是個很有趣的人物,他是職業軍人,既勇敢又頑強,他也精於戰術,是德國山地部隊的第一指揮官,德軍第一個看板人物,是希特勒想成為的那種優秀軍人。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對法國發動閃電戰,挪威的盟軍被迫離開以及支援法國,毫無防備能力的挪威政府也逃離挪威,德軍把握機會奪回了那維克。

6月10日,挪威終於向第三帝國投降,成為希特勒新的國最北邊的前哨基地,德國把焦點轉向保護這個國家最珍貴的資產——挪威的大西洋基地,但遍佈狹長內陸峽灣的六萬三千哩海岸線,比希特勒想像的還要難以防守,儘管從挪威撤軍,英國仍決心要重創希特勒的新北極殖民地。

1940年的夏天,溫斯頓邱吉爾宣布他要放火燒歐洲,他的意思是要激發叛亂和反抗,發動一點突襲,英國突擊隊攻擊挪威洛弗坦群島的工廠,納粹在這裡用魚油製造硝化甘油,那是製造炸藥的必備材料,突擊隊第一次突襲是針對洛弗坦群島,那讓希特勒意識到挪威很脆弱,這是難以防衛的地方,如果他想繼續防守,就得大幅增加該地的軍隊數量,因此,大展開了巨大的建築計畫,希特勒下令在挪威海岸線建造一百六十座新的槍砲臺,保護德國船隻,把重要資源運回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