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資深記者謝維倩分析報導】G20成立於1999年旨在回應亞洲金融危機,由大型經濟體組成的20國集團(G20),作為一個嚴肅的政策制定論壇在很大程度上成效不彰,流於形式的只是一個清談俱樂部,基本上沒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
全球經濟趨緩之際,世界各國都對中美貿易戰時打時停的延長賽十分關注,也始終寄予厚望。 去年12月在阿根廷召開的峰會,曾希望各國領導人為全球經濟鋪平道路,並給予減緩的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本月初日本副首相兼財政大臣提出G20新使命,希望解決老齡化和全球貿易失衡問題,這兩個拖累經濟增長潛在的結構性問題。
美國、西歐和日本這些名列前茅的經濟體,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危機,中國的人口紅利大概還可維持10~20年,屆時就業市場勞動力資源配置,政府如何因應佔人口逐步上升的退休銀髮族,會是極大的挑戰。
十年前的金融危機讓人看清了資本無限擴張的本質,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產業資本家,靠著將產業外移到勞動力低廉國家,壓低製作成本再將產品回銷國內,自身賺取高額的利潤,既無法保障本國的就業機會,進一步讓有錢的投資者分享了他們的利潤(股票買賣)。
跨國資本家到處投資,只是不斷地金融操作,沒有把錢投資在實體經濟上(製造業),導致金融危機之後,各個經濟體被攻陷,貧富差距日益擴大(造成社會不平等)。 各國的中產階級起先怪罪中國,接著開始回頭看這些問題的起因,造成極右翼的崛起,與一波反全球化的浪潮,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加劇,保護主義興起使得WTO的多邊協定動搖。
自由與民主的價值觀受到嚴重挑戰,二次大戰後的民主制度,它的基礎是中產階級,經濟富裕造就了中產階級,貧富兩極化讓中產階級慢慢在消失,等同於在削弱這個建立在經濟之上的民主制度。
此時GDP總和佔全球85%的二十國集團國家有責任堅守使命:找到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 確保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