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文化廣告畢展「享鏈結」民調:年上世代只使用單一平台,可稱「賴世代」

 【記者林可妮報導】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第30屆畢業展「享鏈結」(Share!Link!)3/22(五)亮麗登場,首先以「鏈結の世代迷失大剖析」民調記者會揭開序幕。針對本次主題著重分享帶來的價值,藉此進一步延伸出議題,關於年上世代(意指50歲以上)及年下世代(意指16-30歲)對於社群媒體的使用習慣,以及深入探討長輩圖在不同年齡層各代表的含義,為青銀族群各定義新名詞為「賴世代」及「我世代」。

 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指出,51%的年下世代會在FB接收資訊,54%會在IG分享資訊,較少以Line作為接收及分享資訊的平台。反觀年上世代多會在Line上接收及分享資訊,分別佔60%及70%,較不常使用IG;他們習慣,甚至依賴單一平台,從多元管道獲取資訊的機會較少,藉社交媒體擴展興趣的可能性變小,可用「賴(Line)世代」來稱呼他們。

 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劉彥澧講師表示,若是將上網人口分成年上世代(50歲以上)與年下世代(16-30歲),可以清楚發現,年上世代使用手機在三小時以下的超過六成,年下世代僅有36%,年輕人上網時間比年長人口長,且年長者使用手機偏好社群平台和使用即時通聊天,以拍照和瀏覽新聞為主要活動。劉彥澧認為,根據民調數據顯示年上世代60%的人不會使用長輩圖,此比例是高於平均,亦可解讀為「長輩圖」一詞較廣泛流傳在年輕族群,反而長輩並不覺得自己是長輩,覺得這詞較有貶義。心理醫師表示,長者會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所以會主動使用社群軟體來跟上目前的社會趨勢和家人關注的事情,而當長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年輕人有互動,「長輩圖」就是很好的溝通媒介。

 全國公信力民意調查股公司張宇丞研究總監表示,調查顯示多數的年輕人(年下世代)不會使用直播平台,只有22%的人會使用,但數位科技不斷進步、媒介使用行為與社會網絡持續演化,FB與LINE已成世代間溝通的主要管道之一,直播平台是否有機會取代,亦值得持續觀察。其次,年上世代(年長者)認為年下世代(年輕人)使用直播平台的原因,71%是「展現自我」,「打發時間」及「工作賺錢」都為35%左右。由此來看,年長者認為年輕人為自戀族。然而,「展現自我」亦具「自我行銷」的涵意,再加上「工作賺錢」的比例也不低,這也意味著「直播經濟」的新經濟行為的興起。

 「享鏈結」於3月22日至3月24於新光三越A11館6F信義劇場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