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歧視,您會想到什麼?
歧視,是某⼀群⼈對另⼀群⼈不公平、無理&無禮的對待,某⼀群⼈基於某種(通常是莫名其妙卻⼜根深蒂固的)優越感,看不起、輕視另⼀群⼈,並損害其利益和權利。
歧視有很多種,⼤者如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取向歧視、⾝體傷殘歧視,⼩到因⼈與⼈的不同⽽產⽣的許多差異和導致的各種成⾒(如年齡、體型、穿著、喜好、表達⽅式……等)。
成⾒、歧視總是負⾯的,它們沒有任何正能量或正向功能,總是帶來對立、誤解、衝突、傷害和爭戰。鴉片戰爭後積弱的中國,公園⾨⼝⼀句「華⼈與狗不得入內」的歧視語⾔,刺痛了無數華⼈的⼼,非得⼤銀幕上李⼩龍⼀聲⾼嘯、⼀腳⼤⼒踢破「東亞病夫」牌匾,⽅能解無數中國⼈胸中⼀⼝惡氣、悶氣,就可知,歧視是如何傷⼈,⼜傷⼈之深。因此,歷來各⼤宗教都倡導並⼒⾏尊重、包容、博愛,唯有如此,⼈間才不會愈來愈像地獄,⽽是⼀步⼀步更趨近天堂。雖然成⾒或歧視或許很難有完全消弭的⼀天,因為⼈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持續⾛在不斷修正、學習、向上、向善的路上,就是⽣命的意義,就是「修⾏」。
成⾒、歧視不是不治之症
比起許多因宗教衝突、種族問題⽽紛擾爭戰不休的地區,台灣應該說是相當幸運的;主要由移⺠組成的台灣社會,隨移⺠⽽帶來了溫厚的儒釋道文化,加上本地與⾃然共好的原住⺠文化,使寶島台灣有著超強的包容⼒、融合⼒;當然不能說沒有成⾒或歧視,但程度上來說是不那麼嚴重的。
但即使是台灣,也還是有成⾒和歧視。著名的這個例⼦想必很多⼈都聽說過︰如果有⼈說,「我的⼀個外國朋友……」⼤家⼼裡浮現的那個「老外」通常是⽩種⼈,幾乎不會是⿊種⼈或其他黃種⼈。當然,在這個例⼦被廣⽽傳之後,許多⼈也慢慢修正了⼼裡的那個既定圖像——是的,成⾒或歧視不是不治之症,它是可以藉由察覺、學習⽽改變的。
最⼤規模的歧視,或許就是種族歧視了。在美國和許多國家、地區,它⾄今仍存在著,雖然法律上已經禁⽌,所有⽩種⼈都⽮⼝否認⾃⼰是種族歧視者,但仍以「微歧視」的形式迂迴地存在著。我所知道的台北⼀個家庭,兩三年前⽗⺟帶著念⾼中的⼦女到美國單⾞旅⾏,就遇到有種族歧視的餐廳服務員(當然不是公然的歧視,⽽是那種不明顯、但你⼀定感受得到的微歧視),開明的⽗親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教育」時機,和兒女們⼀起討論、觀察,讓孩⼦體驗在台灣難以經歷的種族歧視是怎麼⼀回事……
2019年開春,以種族歧視為主題的美國電影《幸福綠⽪書》(Green Book)吸引了許多⼈的⽬光,它不但獲得第76屆⾦球獎最佳⾳樂喜劇影片、最佳男配⾓和最佳劇本獎,還風光拿下第91屆奧斯卡⾦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和最佳原創劇本三項⼤獎。
這部以真⼈真事改編的電影,故事背景發⽣在1962年——那是美國⿊⼈⺠權運動領袖⾺丁•路德•⾦(Martin Luther King,Jr. )博⼠發表著名的〈 I have a dream〉演講的前⼀年,種族歧視之風甚囂塵上;在那個年代,公⾞上⿊⼈和⽩⼈不能坐在⼀起,連上廁所也有規定,很多地⽅都規定⿊⼈不能進入,很多地⽅,⽩⼈可以不友善地對待⿊⼈,嘲笑、謾罵甚⾄毆打都如家常便飯。
本片片名“Green Book",事實上真有這麼⼀本綠⽪書,全名是「⿊⼈司機綠⽪書」(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內容詳列全美國對⿊⼈友善的旅館、餐廳、加油站……等據點。這本書於1936 年由維多葛林(Victor Green)出版,在各地加油站販售,它持續發⾏了 30 年,每年可賣出 15,000 本……“Green Book"的存在令⼈⼼酸,表⾯上看,這是⽅便出⾨旅⾏的⿊⼈朋友的「友善」綠⽪書,實則清晰無比地反映了堅硬如鐵的種族歧視。
就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位優秀的⿊⼈鋼琴家要巡迴美國演出,特別是還要深入保守的、種族歧視更為嚴重⽽堅固的南⽅。⽽即使是受邀前去演出,就在幾年前(1956年),著名的⿊⼈⾳樂⼈納京⾼(Nat King Cole)在阿拉巴⾺州的演奏會中還是遭到毆打……因此,為了使此⾏盡可能地⼀切順利,鋼琴家聘請⼀位在酒吧⼯作的義⼤利裔⽩⼈(綽號「⼤嘴
Tony」)為此次巡迴旅程的司機。⼤嘴Tony個性⼤剌剌,教育程度不⾼,說話慫擱有⼒,但很愛家,也有出⾊的危機處理能⼒。和無數⽩⼈⼀樣,他原本也有不由分說的種族歧視(家中請了⿊⼈⼯⼈來做⼯,他在廚房看⾒⿊⼈⼯⼈⽤過的玻璃杯,把它們丟進垃圾桶;⼀開始他也不願意為鋼琴家提⾏李),但為了養家活⼝,還是決定接下這份⼯作。
尊重差異、接受不同,是⼀⽣的功課在兩個⽉的朝夕相處中(電影裡鋼琴家的這次巡迴演出為時兩個⽉,但真⼈真事的版本是⼀年半),原本南轅北轍、不同世界的兩個⼈,從⼀開始的距離感、不解甚⾄對立,⼀點⼀滴變得親近、理解、彼此欣賞、成為朋友……這整個過程,影片的呈現非常流暢、精準,美好樂⾳的穿插和貫穿全片的幽默逗趣,都使這部電影⼗分可⼝、令⼈愉悅。
在這部堪稱「公路電影」的影片中,美國從北到南的⼤⼭⼤⽔、壯麗景致似乎不是影片要呈現的重點,隨著鋼琴家所遭受的⼀連串不公平對待(包括︰只能住對⿊⼈友善的低廉旅館;只能去對⿊⼈友善的餐廳吃飯;⻄裝店拒絕讓他試穿;警察的輕蔑、刻意刁難;以及雖然是應邀前來演奏的貴賓,卻因他是⿊⼈,不能在屋裡的洗⼿間⽅便,只能去外⾯的茅坑解⼿,也不能在即將演奏的餐廳裡⽤餐……)⼼頭不得不沉重起來。試想︰連社經文化地位如此之⾼的出⾊鋼琴家都遭受如
此對待,那99%以上的其他⿊⼈呢?……令⼈不忍細思。
但作為美國娛樂片,它盡可能⽤精準的技術(如⼈物塑造、演員表現、流暢的運鏡與敘事、幽默的劇情、逗趣的對⽩……等,以及當然必然⼀定是的——溫馨美好感⼈⼤團圓結局),來沖淡這份理應沉重的感受,讓觀眾們在哈哈笑的愉悅中、在邊看電影邊吃爆米花的輕快隨意中,去看⼀部主題是關於「種族歧視」的電影。
坦⽩說,這種娛樂⾄上的精神,讓我在看完電影後,感覺蠻不是滋味。
是不是,所有嚴肅的事情,都適合⽤娛樂的⽅式表現?
是的,⼤家都喜歡輕鬆、愉快,都喜歡笑,但有時候,對於⼀個深刻的、重⼤的議題,這樣去表現,對當事⼈⽽⾔,可能是適得其反——⼀句話,就是「被消費了」。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76屆⾦球獎頒獎典禮中宣布《幸福綠⽪書》拿下三項⼤獎、可說是最風光的贏家時,卻傳出電影圈的⼀些⿊⼈同業⼈員並不認同這個結果,「這部電影把美國種族歧視問題處理得太粗糙、浮於表⾯了。」
說實話,我這個黃種⼈也有同感。
但除去「消費種族歧視議題」的疑慮,在技術層⾯,這部電影是⼀部具⽔準之作,是⼀部好看的電影。
⽽且我也記得⼀些打動我的片段。譬如,明知深入美國南⽅的巡迴演出之⾏必然不好過,為什麼鋼琴家還⾃⼰主動要求離開舒適圈去找罪受?——因為,他深知,要改變⼈,除了才能,更需要勇氣。
這份勇氣,令⼈敬佩。
譬如,當鋼琴家因同性戀⾏為被警察局逮捕時(⿊⼈+同性戀=享有雙重歧視。唉!)⼤嘴Tony去營救。⼤嘴Tony沒有因此歧視鋼琴家,他說︰「我在夜總會混了⼀輩⼦,我知道,社會有時候是很複雜的……」這份真誠的理解、接納,讓⼈感動。⼤嘴Tony沒有讀過什麼書,表達不很精準,我想他真正想說的應該是︰「這個世界,⼈和⼈有些地⽅是不⼀樣、不同的。不應該因為這些『不同』⽽被歧視、受欺負」。
但願,許許多多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們,不是在消費這個嚴肅、沉重的議題,⽽是藉由這部雖然是溫馨幽默可⼝的娛樂電影,⼜⼀次去反思⾃⼰⽣活中的種種成⾒、歧視,並使它們愈來愈少……
我願意這麼相信。
●本文由「靈鷲山平安禪網」授權刊登,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