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林庭妤報導】 一般人提到歐銻銻娛樂公司的董事長「范立達」,第一印象不外乎是記者、名嘴、節目主持人,深耕媒體圈多年,如今是代理愛奇藝臺灣站業務的董事長,檯面上是OTT的領航者,帶領數名員工,私底下只要談起孩子,便露出難以掩飾的慈父神情。
談到家中年僅四歲半的寶貝,拿起手機,信手捻來就是源源不絕的卡通節目,但作為父親的范立達並不擔心,他認為在OTT TV這個世代,「以客為尊」的想法不只是面對成年人,在互聯網時代最重視User interface(用戶介面)及User Experience(使用者經驗),即使是孩子都要能夠簡易使用,才是最好的用戶體驗。而新興視訊媒體的發展,促使大多數人的收視習慣從「線性」改為「非線性」,觀眾可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節目在合適的時間觀看,不再被動等待電視台播送,使國內外多家業者紛紛投入OTT TV產業。
愛奇藝在台灣尚未落地,目前台灣站所有業務均由「歐銻銻娛樂公司」全權代理,,因中資的敏感身分,愛奇藝臺灣分公司的申請遲遲未能通過,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規定,中國影音網站並未開放進入臺灣經營,再加上中國大陸未開放臺灣影視內容投資,因此不允許愛奇藝來臺設立子公司。目前臺灣OTT TV業者仍屬於百家爭鳴時期,范立達斷言「未來臺灣OTT產業最後競爭下來的業者,差不多三家至五家,就不會再多了。」他表示,臺灣OTT業者因市場環境相當侷限,經濟規模和營收都不大,且負債比例也很高,資本也不足夠,所以第一個在購買內容上面,無法採購那麼多內容,第二個要在擴充設備上面,不好擴充那麼多,再來需要找新會員,找不到那麼多會員,所以業者經營起來非常辛苦。然而,臺灣現有OTT影視業者,面臨市場規模小、競爭激烈、版權費洽談不易、自製內容經費有限等困境,業者不可避免面臨轉型,甚至是改變其商業模式。
OTT成功因素多 領導者需具備獨到見解
OTT TV業者要能成功需具備很多因素,范立達認為一家公司領導人的獨到眼光相當重要,他表示「當我們還在研究整個互聯網要怎麼讓用戶體驗更好的時候,對愛奇藝的領導人來講,他現在想的事情是整個物聯網、車聯網的時代,他想到現在有無人自駕車,等自駕車變成一個標準規格的時候,你不需要開車,那時候你在車上你要做什麼,你就可以看影片。」而領導人的格局與眼光夠不夠好,也是一家公司能不能成功的關鍵。被問到臺灣OTT TV業者是否有效法及可行的經驗,范立達認為,除非跨足出去,離開臺灣去尋找中國大陸、華人地區,甚至是全球的市場,產業規模才會變大、變多。
走出臺灣跨足國際 創立OTT國家隊
他也曾在電視臺衛星公會演講上,提到臺灣OTT TV業者要跨足出去,必須組成一個國家隊,范立達說:「各影視業者或臺灣OTT業者,應該各出一部分的資本成立一家公司,各家的老闆就是這家公司的股東或董事,大家一起用資金去搭起一個平台,各家業者把自家內容放上去,因為是自己放上去,所以沒有所謂版權費用的問題,放上去之後,有沒有人去看你的片子、看了多久,後台的紀錄及數據都能查得出來,一個用戶就是為了這個平台付兩百塊錢,這兩百塊錢就去拆帳,哪一家公司的內容被看了多少次,應該拆分多少錢,一目瞭然。每家公司可以去分潤,得到應該得到的利潤,這樣的公司才能和中國大陸、世界各國的OTT平台去競爭。」更強調一家營運健全的OTT TV公司,必須具備足夠的資金、影音內容以及平台技術,才能夠慢慢穩健起來,被世界各地更多人看見。
內容出得去資金進得來 方能水到渠成
臺灣OTT TV產業至今面臨相當大的困境,還需要時間來磨合及調整。政府方面,需創造機會去媒合版權的採購及買賣,讓業者賣得出去內容,范立達則套用高雄市長韓國瑜說的,「貨出得去,人進得來,就會發大財。」范立達說:「我們的節目賣得出去,錢進得來,他就會壯大,你的東西賣不出去,一直靠政府補助,他不會壯大的。所以我們OTT產業,第一你的內容怎麼把他打造的更好,可以賣得出去,進而賺更多錢;第二你的服務要怎麼比人家更好用,你的平台到別的國家去,人家就會喜歡用。這兩個做不好,基本上單靠政府補助,沒有太大的效用。」此話精闢說明臺灣OTT TV產業未來應朝向的方向,更看得出引領愛奇藝臺灣站的初心,欲將臺灣OTT TV產業有效地提升至國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