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不能不重視高等教育,為了甄試而舉行的學測考試剛結束,考完了以後,考生要填志願,各個學校甄試所採計的科目數目最高是4科,最少1科。根據統計,有27%的大學科系甄試所採計的科目數目只有1~2科。
有一所大學甄試所採計的科目只有國文,也就是說,考生能否參加面試是由國文考試一科成績決定的。至少有一個系規定,考生能否錄取又與國文考試成績無關,而是由審查資料和面試成績決定。
我實在非常擔心我們的高等教育,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們有很多大學生的水準是怎麼樣的。很多大學教授感到難過的是,學生程度逐年下降。我在此舉幾個例子。
例一,某大學的電機系十年前曾經參加過線路設計的比賽,可是以後再也找不到學生可以做這種研究了。
例二,十年前某大學資訊系教授請一位研究生做一種研究,這種研究牽涉到傅葉爾轉換,以後再也找不到研究生能夠做這種研究了。
例三,四年前某大學電機系有學生可以做類比電路的設計,現在完全找不到任何一位學生可以做這種電路的設計。
例四,某大學電機系畢業生寫不全a到z,以至於連工友都做不成。
例五,某大學應用外文系畢業生寫出以下的句子:
(1)I am feel very comfortable.
(2)I see my watch.
(3)The janitor not come.
(4)I am surprise
(5)My secretary not late
現在大學入學甄試的條件只有國文一科,錄取的標準又與學測考試無關,我們可以想見很多中學生會越來越偷懶,因為他們知道,即使什麼都沒有學好,也有大學可進。我在上面所舉的這些例子都顯示學生程度下降,下降的原因和教改是有關的,教改實施了廣設大學,又強調多元入學,孩子們越來越不重視自己的學業程度,一來是總有大學可進,二來是因為進大學越來越可以和學業程度無關。
我非常同情大學,雖然他們的很多做法看起來很不合理,可是這是少子化以及廣設大學的結果。很多大學教授簡直沒有辦法教書,因為他們必須從頭教起。但是大學教授不太會教非常基本的學問,我們不妨再看那五個英文句子,哪一位大學教授能夠改正這種句子?要知道,大學教授習慣於教”西洋文學史”的。
大學生程度的下降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政府至少應該將全國學生的基礎打好,小學生就不該寫出”He not come.”的句子。對於這一點,我已經講了幾百次了,可是政府就是老僧入定,不理不睬。真不懂為何如此地不擔心?
總而言之,我們不該成天修改入學的方法,一再修改入學的方法,反而使得學生的程度日漸下降。令我感到十分難過的是,很多握有大權的教授們仍然熱衷於修改入學方法,而不願面對學生程度下降的事實。
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