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御文報導】板橋的主要河川「湳仔溪」,本來還有行船的功能,所以台灣首富林家在台灣分類械鬥嚴重的時候,從新莊搬到板橋,就是因為兩個地方都有河川之便,後來就此定居在板橋,變成了板橋林家。這幾年因為淤積加上兩旁的工廠排放廢水及污染物,湳仔溪慢慢變成了附近居民口中的「湳仔溝」,加上板橋的中心從河邊移到了鐵路邊,湳仔溪對現在的板橋人來說已經有點陌生了。現在對湳仔溪最熟悉的族群,除了附近居民之外,應該是校地就在溪邊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全校師生了。
「湳仔」就是現今板橋地名「湳雅」、「南雅」的原本閩南語發音。亞東,也可以解釋成在湳雅(亞)的東邊。所謂的「湳仔」即為沖積區、沼澤地區或溼地。湳仔溪在舊時為灌溉之用更是重要水路,可以運送稻米、茶葉、樟腦至大漢溪,接著轉運至淡水河沿岸。
湳仔溪惡臭問題如何解決,一直是新北市政府與當地民意代表關心的重點,先前探勘發現,淤泥深達一、二十公尺,而且含有許多化學廢棄物質,所以惡臭嚴重,而且不容易解決。現在新北市政府不因為市長換人而影響改善工程,已經開始大規模開挖。曾經被稱為板橋的母親之河的湳仔溪,是否能夠重新恢復昔日的美麗光景?居民都在期待,希望最起碼在已將到來的2019年,可以先解決惡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