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台灣藝術血緣與人文價值——當務之急是終結台灣藝術低銷慘況。
為什麼收藏家不買台灣藝術家作品!?
在連續兩天的台灣藝術產業座談會,以及藝術研究生懇談會上,大家不約而同地問道,為什麼收藏家不買台灣藝術家作品!?
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買,而是因為台灣藝術界老、莊、中、青4代,哀鴻遍野,力有未逮。
如眾所皆知,台灣擁有舉世聞名的藝術收藏團體及個人,不管在國際拍賣市場、各地藝博會或國內外畫廊上,台灣收藏界,收藏動作之大,下注之高,付款之速,倍受肯定,但真正成交的內容,台灣藝術家比例與金額,微乎其微。
這回「台北當代藝博會」、「水墨現場展博會」兩境外藝博組織,更在明年元月來台北舉辦,陣丈與宣傳,舖天蓋地,雖然也引發在地的「集市效應」,本地的「Art Future 」與「One Art Taipei 」也即刻宣布成為衞星飯店型藝博會,台北市區高級餐飲、飯店,周邊商品也蠢蠢欲動,營造出欣欣向榮景況。
但是,大家不免還是擔心,是否成為藝術界的蝗蟲過境,國際畫廊、書畫中心挾其充沛資源,迅速來台北掠奪一翻,搜刮走台灣藏家口袋後,揚長而去,留下更多殘局給台灣藝術產業界。
對於這樣的假設性議題,仁智互見。
台灣是個絕對民主制度、自由經濟的市場體系,每一個花錢者都是自由意志,如同選舉投票,誰也影響不了誰。去阻擋、憂慮,是沒有效果的。但是如何在百花綻放的國際大型藝術市集中,台灣藝術價值,依舊被看到、想到,甚至買到。
綜觀這回「二大二小」的藝博盛會,來自台灣本地的「Art Future 」與「One Art Taipei 」呈現大部分台灣藝術家作品外,「台北當代藝博會」、「水墨現場展博會」相對的台灣藝術家作品,比例偏低,而前兩者飯店型藝博會作品訂價不高,比起境外的兩大家,成交金額勢必有著天壤之別。在這場盛會中,對台灣藝術家作品的去化,可能不是太樂觀。
造成這樣的不公平與不對等狀況,其來有自,這個「冰凍三尺」景況,絕非「一日之寒」,要再曲曲5個星期中作扭轉或改善,絕非易事。
雖然大家都強調,藝術收藏不以賺錢為目的,但不可否認,藝術收藏,已經列入現代人投資理財的重要一環,談投資,必須牽涉到轉售變現的難易度,以及投資報酬率。台灣藝術家作品,大都因為市場流動性不夠,脫手轉賣不易,讓收藏家卻步,其次,在類似標的物的利得比較中,屢屢屈居下風,也會影響被買進收藏的意願。
其實,台灣藝術家很優秀,目前行情普遍偏低,如果能整理、爬梳出更多理由與藝術價值給收藏家,相信是個基層很低,很容易被點火的收藏有利契機。
國際正能量來了,台灣藝術產業勢與收藏生態,必然引發巨變。如何正視現實,重新找回台灣藝術的血緣與人文、歷史價值,有系統詮釋、爬梳與關注,絕對是當務之急,讓口袋很深、眼光很好,熱情十足的台灣收藏家們,重新青睞、選擇台灣老、莊、中、青等不同世代藝術家作品。
此時此刻,是危機,但也有可能加速轉機⋯。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全文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