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呼應201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 (記憶+創意) = 社會變革Museums (Memory + Creativity) = Social Change」之主題,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特別策劃執行「518創憶博物館特展」,內容由全國各文化機構協力提供,自5月15日起於臺博館一樓大廳及兩側迴廊展出至6月16日。展覽中精選簡介超過國內100所博物館、美術館、地方文化館、古蹟園區等,以創館年代排序,彷彿穿越超過一世紀的臺灣文化長廊,民眾可綜覽從大型公立博物館的興築、至小而美的地方文化館雨後春筍般成立,了解及見證臺灣博物館發展之軌跡。
「憶」展區回顧自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自然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於西元1908年建館以來、至西元2000年間,大型國立博物館陸續興築之過程,包括以歷史為蒐藏主軸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紀念國家元首的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國家十二項建設文化建設項下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等,國立博物館不但帶動了文化建設的發展,落實推廣文化教育工作,更是國家整體文化暨文化資產發展的重要基礎。
「創」展區則展出2001年起至今,主題型博物館、私人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及古蹟園區於各地陸續開放,包括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的台北光點、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彰顯地方人物史蹟館舍的楊逵文學紀念館、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延續保存地方文史及傳統技藝的祥太文化館(交趾陶)、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以及充實地方產業、結合文化教育的鶯歌陶瓷博物館、豐原漆藝館等,可見透過民間、社區活力與專業團體的投入,更豐富了博物館的多元性,也使文化建設在地方落實生根。
自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將每年的5月18日訂為「國際博物館日」,並從1992年起開始每年訂出特定的主題,結合全世界博物館的力量,鼓勵民眾參觀、認識並親近博物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意指博物館應以平等且多元的眼光匯集當代的基本定義、強調博物館固有的普世本質以及正面的社會影響,堅信博物館之存在及實踐足以建設性地改變社會,主題展區也將闢專題介紹此意義內涵。
臺博館位於臺北市襄陽路2號、228和平公園內,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全票20元、半票10元,一次購票可同時參觀兩館,5月18、19日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免費參觀。除「518創憶博物館特展」外,另展出「旗麗時代:伊人、衣事、新風尚特展」(至11月10日)、「時空膠囊─琥珀特展」(至12月22日)、「糧食方舟」特展(至9月22日止)、「微妙微俏-大自然的奇珍幻影」特展(至5月19日止)、臺灣「礁」點‧東沙環礁特展(至9月1日)等;土銀展示館(臺北市襄陽路25號、臺博館斜對面)則常設展出「古生物大展~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土地銀行古蹟修復室」、暨「土地銀行行史室」。民眾如欲查詢展覽暨各項活動詳情,可上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http://www.ntm.gov.tw/,或電洽(02)2382-2566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