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劉馥慈專題報導】在現今資訊爆炸、科技日新又新的時代下,藝文成為了少數閱聽眾的專利,許多人認為藝術難以親近,就如同樹立高牆般,無法滲入社會生活之中,但藝術與文化的本質真的有那麼讓人難以親近嗎?還是其實另有原因?
BBC 為藝術創造機會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藝文」節目的製作上,一直廣受大眾的喜愛與信任,而原因很可能源自於BBC的經營理念、公廣機構的角色以及對節目內容「質量」上的追求,BBC認為讓所有的觀眾,包含了一般觀眾和專業觀眾,能透過節目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是最難能可貴的品牌精神。
光是BBC旗下就有四個頻道,BBC One,Two,Three, Four,這使得BBC比起其他的英國電視台,有能力為藝文節目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提供更豐富的內容與選擇。
BBC 策略性優勢 打造獨樹一幟的藝文節目
談及BBC的藝文節目,就要追溯回1950年,當時的BBC主要有五個藝文節目:《Monitor》、《Omnibus》、《Imagine》、《Arena》、《The Late Show》,其中《Arena》和《Imagine》兩個節目至今仍依舊屹立不搖。
圖/BBC One頻道中的藝文節目《Imagine》(截至官網)
圖/BBC Four頻道中的藝文節目《Arena》(截至官網)
BBC運用策略性的組合方式,來呈現這五大藝文節目:《Monitor》主要以當代訪談、討論、表演與電影為主,而涵蓋的範圍包含繪畫、雕塑、戲劇、音樂、文學、芭雷舞以及電影,且是針對先前無任何藝術相關知識的觀眾。
《Omnibus》主要在介紹三十五年來各種創新的敘事風格,包含藝術家的生平介紹、戲劇形式的傳記與藝文活動,另外也轉播音樂會和芭蕾舞表演,但在2001年時《Omnibus》從BBC One轉移至BBC Two,引起了大眾廣大的批評,認為有將此節目邊緣化的傾向。
《Imagine》主要是以各種藝文題材作為主題,製作成高質量的紀錄片,每一個系列有4至7集。《Arena》也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但與《Imagine》相較之下,更為專業化,且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具創新與實驗性。
《The Late Show》就如同節目名稱一樣,它播放的時間在晚間的11點15分,主要以新聞的方式,探討和辯論各種與藝文相關之議題,如藝術活動、文化問題、創作環境等。
BBC運用不同風格之主題、節目形式、時間編排,將藝術採策略性組合的方式,呈現給閱聽大眾,如此一來,不僅滿足了一般或專業觀眾的需求,也為BBC開創獨特的藝術內容之路。除此之外,還為節目打造出各自的品牌形象,並樹立起BBC藝文節目的聲譽。
失落的藝文內容 戲劇娛樂的崛起
但面對數位匯流化時代的來臨,BBC同樣也面臨了收視率、關注度與營利的壓力,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閱聽大眾有了多元化的選擇,能夠依自身的喜好、需求選擇觀看的管道,甚至從過往的「接收者」轉變為「內容消費者」或「生產者」。
而時代的變遷也進而影響了閱聽大眾的口味,「戲劇」和「娛樂性節目」成為強而有力的主流趨勢,使得原本就無法編排至黃金時段的藝文節目,被迫成為強勢下的第一線犧牲品,儘管藝術與文化對於BBC是至關重要的存在,但在高度競爭的媒體環境下,BBC仍不得不採取行動,以致於藝文節目面臨了內容「質量」上的質疑、製作經費的不足、時間編排的縮減、閱聽觀眾不增反減的現象,最後導致藝文節目逐漸地被邊緣化。
根據BBC媒體中心在2014年所發布的消息中,提及在2012年,前皇家歌劇院首席執行官Lord Hall被任命為BBC總監前,曾承諾將會更積極地使藝文報導成為主流、廣受大眾所知,而避免只流於少數觀眾所觀看。此外,他也強調藝術在BBC極其之重要,並將其藝文節目的資金增加了20%。Lord Hall會如此一說,一部份原因可能是因為過去十年來,藝術與文化逐漸在社會上被邊緣化,且BBC也不再像以往製作「高質量內容」為核心的藝文節目。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資料顯示,BBC在2014年3月調整了其藝文節目的一週時間表,在BBC Two上共播出了140分鐘;BBC Four播出了共270分鐘,但在BBC One或BBC Three則未有任何節目播映。其中,在BBC Two頻道中的藝術產製上,就佔了黃金時段的一大部份(43%),可惜的是,收視率由於其他兩個主要的晚間新聞節目而難以提升。
圖/BBC一週之藝文節目時間表(2014/3/3~2014/3/10)(截至Youngsuk Song (2013~2014),發表至牛津大學之期刊)
iPlayer個性化服務 點燃藝文希望
BBC 的在線平台-iPlayer,在2014年大幅增加至1000個不同的使用載具,以及每日要求節目串流或下載需求超過1000萬次,其中包含直播節目、重播節目、首播節目等不同需求。2015年,BBC 增強iPlayer的功能,增加智能搜尋與提供個人化All in one服務,透過數據分析提供個人化的節目需求,也就是說,根據使用者在線的觀看與偏好習慣,使用者可以進而獲取推薦之節目。
圖/BBC iPlayer (截至官網)
iPlayer個性化的內容服務,吸引了更多年輕閱聽眾去使用,而這樣基於使用者的偏好與收視習慣的模式,為藝術與文化提供了「內容窄播」策略的機會。因此,在線平台的藝術內容,將以那些對BBC藝文節目品牌有一定忠誠度,屬於少數的專業觀眾群作為主要目標觀眾。
打破高牆 敞開心胸接納藝文
BBC iPlayer的藝文節目看似在未來發展上,前途一片光明,但實際上仍充滿著許多的挑戰。首先,該如何使節目的形式與內容,能讓閱聽眾認為藝術得以親近且易於理解,打破將藝術內容視為「高高在上」的印象?對部分使用者來說,BBC的藝術內容在他們的心中,刻畫出絕對的傳統風格,但他們冀望能有別於電視的形式,在藝文的內容上,能更為輕巧、短和貼切主題。由於閱聽眾的選擇,在新媒體的環境下變得絕對,因此BBC必須深入了解閱聽眾的收視習慣、偏好以及對新媒體的期望,以便於日後製作節目時,能透過節目風格、主題、製作手法、語調/態度、主持人、持續時間這六大方面,優化其藝文內容。
其次,引入原創的在線內容也是另一項挑戰,必須有更獨特的在線內容,來吸引更多的閱聽眾。然而,當BBC宣布將首次在iPlayer播映一定數量的喜劇、戲劇、紀錄片和電影時,藝文節目卻被排除在外。與主流電視節目相比,並以生產者的角度來看,在沒有時間編排和收視壓力的情況下,生產者能擁有更為彈性且創造力的製作手法,而從閱聽眾的角度來看,觀眾可以以多元化的方式與不同的觀點,來欣賞創新的節目內容。為了解決藝文節目在在線平台的困難,iPlayer在沒有新的獨家內容時,將重溫過去超過一年以上,且具獨特的藝文節目進行播映,如《Monitor》、《Omnibus》、《Contrasts》、《The Late Show》。
儘管英國廣播公司(BBC)是一個強大且值得信賴的品牌,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依然面臨在現實壓力下,對藝術與文化內容的取捨、策略制度上的改革。然而,若真的實現了總監Tony Hall宣布的將更多的藝術節目,放在主流頻道時間表的核心,那BBC將成為英國領先的藝術廣播機構。
藝文不只屬於小眾 你我皆可感受
藝術與文化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到之處皆存在著它的影子,然而,在公共廣播機構的文化教育使命中,它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為國家認同和公民道德的發展做出貢獻。
Lord Hall 曾道:「藝術相當地重要,它不只適合菁英或少數人,而是適合於每一個人」。一個健全的藝文節目,需要包含一系列的節目特性:受到歡迎的、具專業化的、淺顯易懂的和貼近生活的,如此豐富多彩的節目組合,便可以滿足不同類型觀眾的需求、興趣和品味。因此,制定均衡的節目策略(規劃)是重中之重的事。
藝文不分國家 台灣能否效仿?
基於英國廣播公司(BBC)過去的經驗,接著回過頭來思考台灣是否也能效仿?應該從何著手?
我想可以從這七大面向來進行:
ㄧ、節目策略:設計一系列的藝文節目,並將內容以不同的敘事風格、主題、節目形式、製作手法、目標觀眾,這五大方面來進行規劃,將藝文採策略性組合的方式,呈現給閱聽眾,不僅能滿足不同類型觀眾的需求,還能建立起各自節目之品牌形象。
二、高品質的內容:除了創作獨特、原創、創新的藝文內容,並追求高質量的產製、高水準的編輯標準外,將內容與新媒體藝術作結合,使藝文內容更為豐富、有深度,且與社會大眾之生活相互融合。
三、播放時段:期望電視台能將藝文節目,編排至週末或是平日的黃金時段裡,以增加其曝光率,根據BBC過去的經驗,將藝文節目放置於黃金時段的收視率是可觀的。
四、網路平台:如同BBC iPlayer一樣,建立起網路在線平台,並透過數據分析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依照觀眾的收視習慣與偏好,提供符合個人需求、興趣、品味的節目。
五、行銷/露出:以社群媒體和新媒體作為露出的方式,藉此將社會大眾與藝文之間產生連結,並結合科技與人文的新媒體藝術,加上網路影音平台的露出,增強藝文節目的曝光度。
六、公司精神:製作公司應該優先建立起,對藝術與文化的重視精神,並將藝文的涵養落實於整個內部,將其精神轉變成為現實生活的一部份。
七、經費:要做一個優質的節目內容,必定需要良好的經費來作為支撐。
本文通過對比英國BBC電視台對藝文節目的策劃、包裝和播出檔期編排,為台灣藝文類的媒體節目提供了一些反思和借鑑,但由於所參照的文獻範圍仍能有充分完善的空間,參考的電視台也僅為英國BBC,因此,本文所依據的理論知識架構和文化實踐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研究廣度和深度方面有較大的拓展,更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上的規律性,及其反思與結論的部分,在理論上會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