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截圖自王彩鸝臉書
【記者曾維正獨家報導】隨著國際化與全球化,人才跨國流動早已是世界的潮流。青年學子們被教育著必須積極面對競爭、開拓國際觀,因此近年來出國讀書的學生倍增。當學生們正面臨著激烈競爭,國內大專院校卻不像孩子們一樣認真,面對著人才流失的風險,像深入泥沼般的毫無知覺,是缺乏重視,還是力有未逮?
香港與大陸近年來積極招收台灣的高等教育學生,其高效且用心的態度,讓學生們在選擇未來時,更願意選擇前景較好的海外國家。記者王彩鸝在臉書上分享聯合報「搶優秀台生 港大分秒必爭 台大慢慢來…」的新聞,底下留言分享了香港大學在招收人才上面,特地跑到台灣租借場地,利用誠意邀請學生們參與面試,並且於當天晚上,立即通知學生是否錄取,其快速的效率似乎深怕人才跑掉。台北藝術大學劉蕙苓也分享她女兒在倫敦藝術大學口試後,口試教授即當場決定錄取,當國內的名校寄給學生錄取通知書時,往往也都是一個月後了。
其實國內的名校們,在師資及課程內容上,平均素質並不遜於中港,但是在招收人才的過程中,卻充滿著僵化且不知變通的傲慢。徵選面試的課題單調無趣,常常篩選掉不少優秀的人才,且行政單位效率不彰,一個面試需要經過行政部門的重重關卡,當確定要錄取後,都已經過了1~3個月,人才們也早就跑了!
無論是政府或高教的公務行政系統,其效率早已被詬病多年,如同一攤死水的組織,就算是換了頭,也換不了身體。雖然每個人都清楚人才流失的危險及重要性,但是想要催生改革,卻又無能為力。也因此顯得我國對於優秀學生渴望的態度是如此的低落且緩慢。
麥肯錫公司全球總裁鮑達民指出,企業的成敗關鍵,就在於2%的人才;高教學生的尋求,同樣也是國家強盛的關鍵。如同企業求才般,想要好的人才留下,必須更積極更快速;當其他國家求才若渴時,我國更不能再擺高姿態的等待人才加入,重視人才、從行政單位開始改革、主動出擊、追求效率,才是保證高等教育不崩壞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