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琮賀獨家報導】任教於國小的汪純煌老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幾年的資訊課程教導下,他看到制式化的教育體制中缺乏的部分,汪純煌認為,電腦軟體的汰換速度太快,對於孩童學習的未來幫助有限,但是,不會被淘汰的東西是甚麼?汪純煌斬釘截鐵的說,「是創意。」
圖/汪純煌提供
汪純煌老師認為,既然知道要激發小孩子的創意,教學做法一定要改變,他試著利用專案學習的方式開些課程,帶領小朋友實做影像動畫,以最簡單的方式來引導學童接觸影像的基礎,停格、錄像、場景設計、手做偶娃,這些課程讓孩子開始對於影像組成有了基礎的認知,然而這些教學的歷程也與汪純煌身為教職的經驗有關,他認為,兒童的學習要以發散式的教學為主,讓小朋友盡量去摸索去接觸,放大他們的框架限制。
圖/汪純煌提供
培養創意,要有新思維的教學模式去引導,汪純煌說,在動畫製作上,他盡量以多元的材質讓小朋友去嘗試創作,要做動畫並不是只有電腦才可以去完成它,手作的設計課程讓小朋友與創作這個抽象的概念有所互動,創作有了多元管道,才能讓想像發揮、讓創意自在悠遊。
教學不再是一成不變,引領孩子的個人特質
汪純煌說,在製作動畫等一系列的流程中,孩子們會依照自己的個人特質去啟發各種驚奇的合作模式,例如,語言能力好的孩子適合發想劇本、溝通能力好的適合當導演、表演慾望強烈的則適合當演員,就如同我們在影像製作中,一個個各司其職的劇組人員般共同朝向一部創作邁進,不過孩子們的創作核心價值是以培養創意為主。
專案學習的嘗試開始有了成果,一部部兒童動畫在國際影展中有亮眼的表現,汪純煌認為,這些好的作品應該被更多人看見,臺灣國際兒童暨青少年影展就這樣在對於影像推廣的堅定信念中催生,它是一個信仰創意、教育理念的國際平台,分享著各國不同的影像作品,童言童語的想像要化做具體的感官刺激,激發這個世界更多有趣的可能。
圖/汪純煌提供
臺灣國際兒童暨青少年影展與各國有了相互交流計畫,汪純煌帶領著小孩特有的熱情,到各國學校進行研習,他說影展平台除了讓孩子的教育有更大的格局外,這個「緘默的知識」領域更讓小朋友有機會開拓視野,增廣見聞。
對於「緘默的知識」,汪純煌老師解釋到,「藝術創作領域的學習是無法用具象的形式教導,它無法被公式化,接收者對於創作的感受是獨一無二的,有時候那種對於創作的想法及感動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教育的功用是扮演著引導的角色。」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汪純煌看見臺灣在影視教育上面的缺口,他觀察到,除了大專院校之外,學童能接觸實質的影像課程出現斷層,他希望集結各方的力量,用教學熱忱去填滿它。
「對於影像這塊領域,教育體制中並沒有很完善的照顧到。」
汪純煌說,人的一生中,影像占了極為重要的比例,但是基礎教育卻沒有實際去引導學童組織、運用、表現這塊迦南美地,在現今社會中,影像太過重要了,要有所作為,汪老師決定從基礎教育起手,從專案教學及國際影展平台的實質經驗後,他提到孩子們的創意往往會帯給他驚為天人的感受,汪純煌要透過教育理念的堅持,貫徹自己對於影像推廣的價值,他說,「這個影展的價值除了深化對於教育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分享創意的喜悅。」汪純煌深信,藝術領域讓受眾擁有獨特的經驗,這樣的獨特性它更能激發孩童對於自我及未來無限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