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世界》紅色地雷下的微笑 聚焦柬埔寨。舒夢蘭/提供。
【記者黃巧妮獨家報導】「人生一輩子都需要修身養性,需要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光好不夠美, 光美不夠好。」是東森新聞台主播舒夢蘭的人生哲理。
擁抱高氣質 不要羶色腥
舒夢蘭踏入電視新聞領域,成為新聞工作者,就立志不跑社會、政治、影劇, 朝向理財、健康、文化方向摸索發展,認為理財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擁有健康的身體非常重要,接受藝文的薰陶讓生活變得有味道。
主持許多財經生活節目的她,所製作的人文節目《聚焦全世界》更獲得諸多新聞報導獎肯定,連續五年入圍電視金鐘獎,2014 年榮獲「教育文化類節目」獎座。過去一段時間,定時製作 2 分鐘專題《舒夢蘭的夢想世界》,每日播出, 不斷做藝術相關的內容,舒夢蘭表示當時每天不管在視覺上還是自己本身都覺得真有氣質,不用每天羶色腥。
然而現在電視打開,除了重大消息,新聞每天總是充斥著社會案件與政治批鬥事件,外遇偷吃、路霸佔車位、大學生情殺、立法院打架等報導,台灣電視新聞過於狹隘,視野格局不夠大,導致觀眾的生活也受到影響,容易跟著芝麻綠豆小事。
▲《聚焦全世界》天堂與地獄 聚焦印度&迷霧森林的金剛 聚焦烏干達。舒夢蘭 /提供。
決策者的一念之間 社會風氣相互影響
藝文新聞在電視台不夠被受到重視,不是一天造成,台灣藝文缺乏一個平台與懂得做新聞的人,晚上 6 點至 8 點的新聞黃金時段,不會看到一則藝文新聞。
由於整個社會風氣不太重視藝文,影響著電視圈更不重視,舒夢蘭認為這樣的情形,與新聞台把關機制有關。只要有一個電視新聞決策者,不管是新聞台台長、總編輯或是採訪主任,將藝文視為傳達重要性的資訊,透過採訪小組製作讓觀眾接受又有趣的報導,不管這個藝文是屬於高端、世俗、大眾或小眾,報導數量增加,帶動藝術氣息、提升文化層面。
藝文資訊不是那麼容易隨手可得,報導記者要花時間與功夫認識藝文圈人士, 採訪溝通與拍攝,記者的素養顯得相當重要,藝文有一套很深的學問在內,需要 懂得藝文相關知識,否則會像過去已故台灣知名畫家陳澄波畫作遭竊事件,某位 新聞主播報導口誤,使陳澄波死而復生這般的烏龍狀況發生,而因社會風氣不重 視藝文,這起烏龍輕描淡寫的就流逝,如果事發在義大利說要訪問達文西、在荷 蘭說要訪問梵谷,會變成千古笑話,遭到大眾撻伐。
當舒夢蘭提到台灣電視藝文新聞,這個現況的時候,深深感嘆:「我們真的要深切的檢討。」 不管是台灣電視新聞台內部問題,或是整個電視圈大環境現況,也包含整個社會沒有那麼藝文的風氣。
失落的藝文內涵 藝文團體起而行
藝文環境一直以來停滯不前,現正又陸續走入下坡,不搞些噱頭很難上新聞版面,藝文團體加入非藝文的主題元素,比方流行、話題人物、Showgirl 等, 得到了報導機會,卻也令最初的藝文內涵變了調。
普遍民眾時常覺得藝文和死板畫上等號,藝文領域缺乏一個懂事的電視平台, 用生動的故事及好手法製作新聞,讓原先非藝文領域觀眾也願意接受、觀看,不 再只是被虛華的表面包裝,展現藝文最實在的部分。
該怎麼讓記者進而影響民眾淺白的認識藝文內容,是藝文團體應該注意的, 往往藝文的人物、術語、風格,一般大眾會感到艱澀難懂,其實專業的詞彙只要變化一下,用簡單的方式認識到藝文,會大大提升觀眾興趣度。要在 90 秒的新聞內,了解深層的理念很難,不用急著將很深的學聞傳達出來,初步的認識,勾起對這個領域、事件、主題的興趣,就能夠讓觀眾循序漸進、貼近藝文。
引人入勝的新聞 生動畫面是命脈
電視新聞需要的元素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於「畫面」,高質感的視覺感受是電視台最大的特點,對電視新聞人來說沒有畫面,報導則沒有完整度。
舒夢蘭提到許多受訪者對於記者所要求的畫面內容有所疑惑,像是介紹一副畫家的畫作,除了介紹畫家作品外,採訪記者會想要到畫家的家中了解他的一日生活,若畫作主題與淡水有關,就會想拉畫家到淡水現場揮灑幾筆。但受訪者會覺得安排得很好的會議室,還有茶點可以享用,為什麼記者要這樣?
僅有用話語來傳達理念,不如一張畫作、一個音樂、一件雕塑品來得快速就令人印象深刻,除了藝術作品的畫面外,對於藝術家的生活訪問、藝術活動與民互動、藝術小物體驗畫面等,皆是電視新聞記者會去延伸的,讓新聞不會只有純粹的藝文對談,透過聲光效果,增加生活性趣味,讓報導更具親和力。
藝文不應歸屬於小眾 普羅大眾都可以感受
在這現代社會負面壓力氛圍壟罩的生活,是否可以更全面?藝術與文化可以 幫助改善這樣的情況,但藝文新聞所該傳達給觀眾的是什麼?
以往國際新聞與環保新聞在電視台一直被視為是票房毒藥,但舒夢蘭所製作主持的《聚焦全世界》涵蓋了國際與環保,卻打破了毒藥狀態,透過生動的畫面讓觀眾了解,愈來愈多的電視新聞台跟進報導相關類型新聞,舒夢蘭道:「聚焦全世界證明國際與環保新聞不是票房毒藥,相信藝文新聞也可以」。
▲《聚焦全世界》拯救北極小白仔 聚焦北冰洋&世界的盡頭 南極探險全紀錄。舒夢蘭/提供。
舉凡奧地利、荷蘭、義大利、德國等歐系國家,藝文處處可以品味,藝術品充斥街頭隨興揮灑;開發中國家例如南美洲的祕魯,藝文藏在生活裡,像是美食與衣著都蘊含著藝文特質。台灣民眾需要用藝文陶冶生活,讓藝文不應歸屬於小眾,而是普羅大眾都可以感受。
▲舒夢蘭受訪合影。記者黃巧妮/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