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劉燕明36載臺灣生態紀錄精華 捐贈林務局推廣自然教育

劉燕明與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簽約


 【記者周蘭君報導】臺灣生態紀錄片的開山祖師爺劉燕明,39日與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簽約,將他36年來所拍攝的生態紀錄影像資料全數無償捐贈林務局,並請林務局以保育主管機關角色善用其影音資源,讓更多民眾得以認識、進而重視臺灣生態環境,以實現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


 1984年,劉導在關渡拍攝淡水河候鳥,累積了3萬多呎膠卷,推出台灣第一部生態紀錄片《淡水河水鳥歲時記》,之後又陸續拍了《台灣獼猴》、《藍鵲飛過》、《台灣野鳥百年紀》3部生態紀錄片,開台灣生態攝影之先河,至今已累積20部生態紀錄片作品,鏡頭捕捉了700捲以上的珍貴生態影像。《台灣獼猴》一片拿下1991年第十四屆美國蒙大拿州國際野生動物電影展最佳攝影獎,1992年又以著名的《藍鵲飛過》榮獲同影展第十五屆最佳藝術概念獎;本片與隨後推出的《台灣野鳥百年紀》也皆入圍金馬獎。1995年,他再以《台北樹蛙》拿下第四十屆亞太影展攝影獎,近期則以《熊鷹英雄》拿下2014年美國休士頓影展金牌獎等,成就廣獲國際肯定。


劉燕明


 劉燕明導演一生奉獻於自然生態拍攝,以超凡意志力,在山林間孤獨守候野生動物、讓動物們放下對他的戒心,不但須跋山涉水,拍攝期更時常數天無法移動,一天只吃一頓泡麵,他的好友楊憲宏更描述他「無法刷牙,牙齒都壞光了」,但他甘之如飴,也從不邀功。他總說,最感謝的是台灣的動物,和一路幫助他的人們,讓他有幸以自己一生最愛的興趣為職業。劉燕明導演作品捐贈儀式今日上午於林務局會議室舉行,偌大的圓桌上排滿了劉導畢生所攝膠捲,他與林務局局長林華慶簽下合約交換,全程充滿笑聲與回憶,氣氛溫馨感人。劉燕明表示,他最感謝的是臺灣的動物,他三十年來靠動物吃飯,動物們沒和他要過半毛錢,更不會跟他要求肖像權,「牠們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要謝謝牠們。」而一路陪伴劉導走過來的各界好友嘉賓也皆受邀來到現場見證這場盛會。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資深媒體人楊憲宏與前林試所所長金恆鑣都分享了許多與劉導相處共事的回憶,肯定並感念他為臺灣生態環境的付出。


林務局接下重責大任必竭力不負所託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致詞時表示,這700多捲底片等同劉燕明導演的第二生命,十分感謝劉導願意將他的第二生命託付給林務局,林務局也保證將善用這些影像,讓它們發光發熱。他並指出,劉導不只帶我們看見生態的奧秘,更記錄了這三十多年來台灣從高山到海岸的環境變遷,「像以前藍鵲要到扇平才能看到,現在隨處可見,朱鸝也逐年增加,可見台灣生態環境有所起色;但同時,在平原和海岸,很多棲地環境卻是在劣化的,甚至有些棲地已不復存在,而這也是林務局今年要推動國土綠網計畫的重要原因。希望接下來三十年,我們能將平原、海岸的環境逐漸恢復,留給子孫綠色的福爾摩沙。」


 劉燕明也肯定林務局守護生態的付出,而選擇將畢生所拍攝的膠捲與數位化檔案,毫無保留地捐贈予林務局,盼藉由該局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臺灣最美的一面,進而守護環境生態。接下來,林務局也將委託專業團隊,將劉導多年記錄的膠捲底片數位化,分類整理典藏,並剪輯影片多元應用,力求達到最好的宣導效益,擴大全民保護野生動物的環境意識,提升保育成果,讓臺灣成為生生不息的永續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