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文化象徵國家靈魂 臺法文化獎登場

出席人士(左起為巴黎臺灣文化中心主任連俐俐、得獎者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傅敏雅、得獎學校代表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部長鄭麗君、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輪值主席吉伯特·吉優姆Gilbert Guillaume、終身祕書薩斐葉·達恪思Xavier Darcos、駐法國代表大使張銘忠)


由台灣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於1996年共同設立的「臺法文化獎」,法國當地時間1128日傍晚於法蘭西學院大院士會議廳舉行第二十屆頒獎典禮。今年適逢該獎項成立二十週年,文化部長鄭麗君專程飛往法國,與人文政治科學院輪值主席吉伯特·吉優姆(Gilbert Guillaume)及終身祕書薩斐葉·達恪思(XavierDarcos)共同主持這項一年一度臺法交流的文化盛典,這也是鄭麗君擔任文化部長以來首次的文化外交。

 

第二十屆「臺法文化獎」的評審會議依例於去年9月份在臺北舉行,法方評審委員為此專程前往臺北進行評審作業,臺法雙方評審就每位候選人的參選事蹟充分討論後,評選出傅敏雅(Samia Ferhat)女士及國立中山大學歐洲聯盟中心兩位得主。

 

傅敏雅女士現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並於巴黎第十大學擔任教職,專注臺灣研究已逾二十餘年。1994年即以« 臺灣國家發展 »為題,獲得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1996年更以« 臺灣的黨外運動(1949-1986):中華民國的臺灣政治實體發展進程»為題,獲得巴黎第十ㄧ大學博士學位。“臺灣元素”在其研究與教學背景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尤其台灣的「認同問題」,著有《台灣,記憶之島》。傅敏雅女士研究成果卓著,展現於許多有關臺灣研究的國際研討會以及重要參考論述中,今榮獲頒發「臺法文化獎」對於她長年在臺灣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可謂實至名歸。

 

國立中山大學歐洲聯盟中心是於2009年由歐洲執行委員會發起,主要專注於文化、藝術、服務、教學與研究等五個領域,以傳播歐洲聯盟中心(EUC)及其成員國相關資訊,並策劃與歐洲國家人民進行文化交流機會。該中心一方面促使臺灣認識歐洲,另一方面給予歐洲人臺灣的正面形象。中山歐盟中心提供的交流機會不只針對該校學生,也觸及南臺灣的小學、中學學生與其他高教學生。這次得獎除對於該中心多年來積極推展臺歐文化交流的努力與成效,獲得評審一致肯定,更希望能持續引領帶動更多機構投入臺歐間的合作與交流發展。

 

鄭麗君於致詞時首先指出他個人於旅居法國時所感受到臺法文化交流對他的衝擊,並以侯孝賢、楊德昌或蔡明亮的電影,李天祿的偶戲,林懷民的舞蹈,王心心的音樂為例,在西歐中心的法蘭西,總會得到令人感動的迴響。對台灣來說,法國一直是個願意傾聽、理解、回應的摯友,而臺灣文化也在「光明之城」(la ville lumière),找到通往世界的重要入口。鄭麗君特別感謝人文政治科學院及歷屆得獎者對臺灣這個充滿獨特魅力及文化深度的福爾摩沙所做的支持與貢獻,促成法國及歐洲對臺灣有更深層的認識及理解。她引用法國哲學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名言「物質上的不足是容易彌補的,而靈魂的貧窮則無法補救。」(La pauvreté des biens est facile à guérir, la pauvretéde l "âme, impossible.),強調作為一個國家靈魂的文化是多麼的重要。臺灣在世界地圖中,曾經經歷戰亂與威權統治,而後則以自由民主的生活、深厚的人文思想與世界思潮交融,孕育出多元的臺灣文化。鄭麗君於致詞結束前邀請大家成為臺灣的文化夥伴。

 

本屆頒獎典禮在法蘭西學院邀請各界貴賓,重要出席人士包括駐法國代表張銘忠大使、法蘭西學院院士評審、夏隆街頭藝術節總監Pedro Gracia先生、雅典娜劇院(Théâtre de l "AthénéeLouis-Jouvet)總監Patrice Martinet先生、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表演廳主任Hubert Laot、前馬恩河舞蹈節總監Michel Caserta先生、DDAY巴黎設計師週副主席ValerieEnlart女士等百餘人觀禮下進行,場面熱絡及溫馨,更難得出現觀禮者滿座的情形。頒獎典禮隆重圓滿結束,隨後舉行酒會。


由文化部與法蘭西學院人文及政治科學院於 1996 年共同創辦的「臺法文化獎」以獎勵在增進臺法之間文化交流,具有傑出貢獻者作為設立宗旨,得獎者原以法國單位或人士居多;但為擴大獎項效益,讓更多耕耘於臺灣與歐洲間文化交流之人士受惠,自 2006年起,將此獎評選範圍由法國擴張到歐盟國家、瑞士聯盟與烏克蘭等地,增加受獎人名額為二位。本屆得主為傅敏雅女士及國立中山大學歐洲聯盟中心,各獲得25千歐元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