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江蘇永慶寺文昌閣失火 1500年古剎仿古建築木構全毀 

儘管文昌閣為仿古建築但木雕、漆工等傳統工藝耗費大量人力(左),12日火警後只剩混凝土框架。圖/取自考拉不賣萌、高猛山shan微博
儘管文昌閣為仿古建築但木雕、漆工等傳統工藝耗費大量人力(左),12日火警後只剩混凝土框架。圖/取自考拉不賣萌、高猛山shan微博

江蘇張家港市的千年古寺——永慶寺,12日中午發生火警,其中文昌閣被大火吞噬,木構部分幾乎全毀只剩混凝土框架。張家港市官方通報表示,火災未造成傷亡,也未波及周邊林區,詳細起火原因仍待調查。

根據張家港市官方通報,11月12日11時24分,位於鳳凰山景區的「一處仿古建築」發生火情。消防隊獲報後迅速到場,明火在下午前即被撲滅。

網路流傳影片顯示,文昌閣頂層火舌竄出,大量瓦片滑落,濃煙沖天。紅星新聞指出,從空拍畫面可見,木結構被燒得僅剩框架,現場滿地焦黑瓦礫。

儘管永慶寺始建於南朝梁大同二年(西元536年),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但此次焚毀的文昌閣並非完整保存的古建築本體。《三湘都市報》報導,永慶寺原建築在1958年時已遭拆除,文昌閣為1993年重建的仿古建築。

張家港市政府表示,永慶寺整體於 2007 年被列為地方文物保護單位,但此次火災只影響文昌閣,未波及寺內其他歷史遺址。

永慶寺在江蘇地方文史中有高度文化象徵性,不僅在南朝時期香火鼎盛,還與多位歷史人物有所關聯。明代文豪 施耐庵據傳曾在文昌閣隱居期間撰寫《水滸傳》、唐代高僧鑑真和尚曾在東渡前到訪此地。

儘管文昌閣為仿古建築,但因其作為「景區地標」承載了集體文化記憶,加上木雕、漆工等傳統工藝耗費大量人力,焚毀消息仍引發不少民眾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