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少子高齡雙壓力!高雄等11縣市步入超高齡社會齡 凸顯城鄉落差

台灣人口老化嚴重,圖為高雄市岡山區眷村改建的勵志新城。圖/記者林瑞益攝
台灣人口老化嚴重,圖為高雄市岡山區眷村改建的勵志新城。圖/記者林瑞益攝

內政部戶口統計顯示,今年第1季全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453萬9904人,占總人口19.42%;截至第3季末約提升至19.8%,距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超高齡社會」20%門檻僅一步之遙。專家指出,少子化與老化並進,人口結構惡化正成為台灣社會發展的核心挑戰。

全國22縣市中,已有11縣市65歲以上人口占比逾2成,等於半數縣市進入超高齡社會。據內政部資料與媒體統計,台北市、嘉義縣的高齡人口占比突破23%,每4人中就有1人為長者;其餘包括高雄、宜蘭、南投、雲林、屏東、台東、花蓮、澎湖及基隆,也都跨過20%門檻。

學者指出,六都與中、東部縣市在資源與醫療量能上差距明顯,高齡化速度快、但照護能量不均,將造成長期社會負擔。

在居住結構上,「長者宅」的快速增加更凸顯老化壓力。內政部說,「長者宅」是指「65歲以上長者為戶長的住宅」,反映高齡者的居住與照護狀況。統計顯示,今年第1季全國長者宅約85萬戶,其中約三分之二為獨居戶或僅與配偶同住,顯示家庭結構小型化趨勢明顯。

專家形容,「長者宅」分布呈現M型化:一端集中在醫療與交通便利的都會地區,如雙北與高雄;另一端則為人口外流嚴重、年輕人北漂的中南部與離島地區。前者雖資源豐富,但房價高、社區支援不足;後者生活成本低,卻面臨醫療可近性與照護人力短缺問題,顯示城鄉間高齡者居住條件落差逐步擴大。

內政部指出,各縣市政府應依扶老比與老化指數檢視長照與住宅需求,強化「在地老化」政策。以高雄為例,老年人口占比已逾20%,市府正擴增住宿型長照床位與社區日照據點,以應對失智與失能照護需求。

學界與政策研究機構建議,政府應同步推進三項策略:一、住宅適老化,鼓勵老舊公寓加裝電梯、改善廁浴動線與照明安全;二、社區照護網絡,提升日照與居家服務量能,縮短城鄉差距;三、預防性醫療,強化糖尿病與高血壓控制、推廣早期篩檢,延緩慢性病惡化。

高雄市政府於2020年就推出「老青共居」方案,方便20至40歲、家庭年收入低於111萬元的民眾,以及60歲以上長輩申請。一戶會有14坪,其中有配置家具和家電,未來還會有供餐服務,讓年輕人和長輩都能安心居住。此方案是社會住宅的一環,落實居住正義。

高雄市三民區公所於10月17日在覆鼎金保安宮廣場舉辦敬老活動,民眾排隊領宣導品。圖/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三民區公所於10月17日在覆鼎金保安宮廣場舉辦敬老活動,民眾排隊領宣導品。圖/高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