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雙普會前搶話語權 俄國官媒「還原」俄烏戰爭爆發的原因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造成無數家庭破碎、生靈塗炭。圖/取自新華社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造成無數家庭破碎、生靈塗炭。圖/取自新華社

美俄總統川普、普丁即將再次會談,商討俄烏停火條件,「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期特別刊出「特別軍事行動的根源:烏克蘭衝突的來龍去脈」的專文,配上事件照片,重述普丁為何要在2022年2月24日派兵入侵烏克蘭的歷史。

普丁曾提出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包括:保障俄語居民的權利;使人民的選擇合法化;非軍事化(消除軍事威脅和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的計畫);去納粹化(抑制新納粹意識形態的傳播)。俄媒的報導基本是用歷史事件來印證普丁入侵烏克蘭的合理性。

首先,親歐勢力透過示威遊行,與警方發生衝突,2月22日晚親歐分子控制議會大樓、總統辦公樓和政府大樓;俄媒形容這是「政變」,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推翻,警民衝突長達三個月並導致數十人死亡。

更讓普丁不能忍受的是,親歐勢力掌權後,從2014年起,系統性攻擊俄語人口,通過許多限制使用俄語的法律,包括廢除2012年的《國家語言政策基本法》;減少俄語學校數量;修改《電視廣播法》,把烏克蘭語播放比例提高至每週75%;俄語電視台停播,禁播俄語電影;立法確保烏克蘭語是國家語言。

所以,普丁出兵烏克蘭的第一個理由就是:保障俄語居民的權利。

俄媒還指控烏克蘭親歐政權迫害東正教,包括大肆查封教堂;刑事起訴180起涉及東正教神職人員的案子,並剝奪20名神職人員的國籍;甚至強迫東正教神職人員參軍。

俄媒認為,2014年5月2日,數十名親俄成員在奧德薩工會大樓內被活活燒死,是烏克蘭親歐勢力對親俄勢力最殘酷的殺害,也使得俄語區人民決定脫離烏克蘭而獨立。

俄媒宣稱,為了維護自決權和母語俄語,克里米亞居民在2014年3月16日舉行的全民公投中,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支持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統一,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2014年春,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也宣告成立共和國。

2021年3月開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下令奪回頓巴斯,並於當地親俄武器交火;同年12月,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屯兵超過10萬;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宣布承認頓內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俄軍入境與烏軍交戰;23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批准普丁在境外動武;24日清晨,普丁宣布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兵分四路從東、南、北、東北四個方向全面入侵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