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18日凌晨宣布降息1碼(0.25%),按慣例,大陸央行將在9月22日(因遇假日遞延2天)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大陸LPR已經維持4個月不動,大陸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大陸央行可能降息,但幅度不會大於聯準會,以防中美利差擴大造成資金外流。
據「吳曉波頻道」報導,從歷史來看,每一輪美國聯準會降息,都會給中國股民送上一份「大禮包」:
◎ 1989年降息,上證指數從95點漲到1429點;
◎ 1995年降息,A股開啟六年牛市,上證指數首次突破2000點;
◎ 1998年降息,上證指數一年漲幅超30%;
◎ 2007年降息,最高漲到了6124點;
◎ 2020年降息,A股走出2年結構性行情,白酒、消費、科技股漲幅顯著;
◎ 2024年降息,處於熊市的上證指數難得沖上3474點高點。
聯準會這次降息對大陸利率的影響如何?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表示,美國聯準會獨立性正遭遇嚴重挑戰,這對美元信用構成巨大衝擊,正因此出現了美元走弱、黃金走高的局面;美元信用的削弱對美國而言是重大打擊,但客觀上有利於中國資產。
公眾號「劉曉博說財經」評論員劉曉博認為,美國聯準會降息將加大中國貨幣政策空間,大陸有很大機率也會降息,中國的降息空間加大,對房地產、股市、經濟都構成利好,人民幣會略有升值,但幅度會小於美國聯準會,節奏也會慢一些;這主要是顧慮到目前中美利率倒掛比較明顯,有資金外流壓力。
上海財經大學實踐導師韓雲指出,美國聯準會降息使得中國貨幣政策空間打開,中國央行可能跟進下調MLF或LPR利率(尤其是5年期LPR),以穩定經濟增長和利差。
漸近投資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張楠指出,美國聯準會降息會解開大陸貨幣政策的掣肘,再加上近幾個月大陸經濟數據的回落,後續中國很可能也會推動貨幣寬鬆的步伐,不過,政策可能不會只局限在降息上。
智本社社長、首席中心宏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薛清和指出,美國聯準會降息會增加美國市場的需求,利好於中國出口,同時為中國央行降息拓寬外部空間;對大陸投資者而言,降息意味著利率持續下降,固定利率的資產收益率也將下降
民生證券研究院的陶川、邵翔團隊指出,雖然,中美股市同頻共振的行情自6月下旬以來一直在上演,每當美股連續創下歷史新高,A股也會迎來一波向上突破,這是因為當前中美經貿談判的戰略相持期,經濟的韌性比拚的是基本盤,股市的韌性彰顯的則是預期和信心;但這一次聯準會降息,中國貨幣政策跟隨式降息可能還要再等等,這是因為大陸經濟運行的壓力和市場的情緒都要好於去年第三季,匆忙降息可能和股市節奏的初衷背道而馳;不過,第四季隨著大陸經濟動能的進一步放緩,以及聯準會後續降息的推進,大陸仍有降息的空間。
陶川、邵翔團隊還指到,對於降息,大陸央行的態度更多是堅持以我為主,因此,央行如果單純跟著聯準會降息將意味著大陸經濟基本面還有壓力,反而是如果央行收緊流動性,反而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大陸經濟基本面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