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無法準備的告別 當寵物老去 你難以逃避的痛

大陸寵物群體未來3年,將有超過3000萬隻寵物進入中老年階段。圖/取自戴更基醫師微博
大陸寵物群體未來3年,將有超過3000萬隻寵物進入中老年階段。圖/取自戴更基醫師微博

根據《2023-2024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以貓狗為主流的大陸寵物群體正迎來老齡化高峰。預計未來三年,將有超過3000萬隻寵物進入中老年階段。越來越多的養寵家庭開始面對一個難以準備的現實——寵物衰老與死亡。

獸醫指出,廣義上狗7歲、貓10歲之後即可算「老年」。衰老的最初跡象往往輕微而模糊:毛髮褪去光澤、走路變慢、視力下降、聽覺遲鈍。但主人們往往難以接受寵物真的在變老,直到疾病突然出現。

一隻14歲的小狗,在幾天內從吐瀉發展為呼吸困難,確診為肺膿腫並伴隨腎衰末期;另一位貓奴,直到貓咪們相繼罹患腎衰、高血壓和甲亢,才不得不承認「牠們真的老了」。

廣義上狗7歲、貓10歲之後即可算「老年」。圖/取自275崽爹微博

廣義上狗7歲、貓10歲之後即可算「老年」。圖/取自275崽爹微博

寵物因為無法說話常常「隱忍病痛」,人類又難以及時察覺。15歲的貓貓因便血就診,才發現腎臟長出巨大腫瘤。主人一直以為牠只是「年紀大跳不動了」,直到確診時深感自責。獸醫解釋,貓狗和人類一樣會患上心臟病、腎病、腫瘤等老年病,但症狀更隱蔽,等到表現明顯時往往已進入後期。

承認寵物老去只是第一步,更艱難的是照料。要為老去的貓貓制定了「吃、尿、便、吐、水」五項監測表,每天定時餵藥、打針、皮下補液。照顧腎衰的老狗一樣耗費心力,為讓牠進食,每頓飯要花20分鐘強飼。照料老寵幾乎讓生活停擺,很多主人放棄旅行、減少社交,只能「活在當下」。

經濟負擔也是沉重壓力。為貓貓狗狗治病,是一筆龐大的花費。寵物保險普遍在10歲以上難以投保,讓許多家庭在最需要保障時失去選擇。此外,治療方案往往充滿不確定:不同獸醫的建議相互矛盾,大型檢查需要全麻卻伴隨風險。主人們常常在「延長生命」與「減少痛苦」之間反覆掙扎。

承認寵物老去只是第一步,更艱難的是照料。圖/取自豬樣年華微博

承認寵物老去只是第一步,更艱難的是照料。圖/取自豬樣年華微博

安樂死成為無法回避的話題。有人因寵物的求生欲選擇堅持救治,有人則在寵物極度痛苦時含淚簽下同意書。貓咪在腦腫瘤手術後陷入昏迷,最終決定讓牠安然離去——「如果牠能說話就好了,我想問牠還想不想活下去」。而對更多人來說,寵物的死亡依然像突如其來的墜落。以前總想著趕快回家去看看貓狗,現在卻害怕回到沒有寵物的家。

寵物的壽命往往只有十餘年。養寵之初,人們都清楚這一點,卻很少真正去面對。哪怕已經經歷過一次告別,也無法讓第二次變得容易。正如一位主人所說:「你總覺得還有很多時間,但牠們老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