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記者會,聚焦「十四五」期間大陸商務領域的發展成果。備受關注的中美經貿關係自然再次成為焦點。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指出,儘管近年來美國不斷升高對華貿易壁壘、挑起摩擦,但雙邊經貿總體仍保持穩定。他強調,「脫鉤」不可行,中國已實現出口多元化,「西方不亮東方亮」的趨勢日益明顯。
《南方都市報》點出,一組最新數據揭示了大陸外貿格局的深刻變化:2025年上半年對美出口下降9.9%,但整體出口卻增長7.2%。對美出口額占總出口比重從2020年的17.4%下降至2024年的14.7%。
王文濤對此現象表示,大陸企業正主動調整市場策略,應對美國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實現了多元化,特別是外貿企業展現出強大韌性,加快產品升級,提高科技含量,開拓新市場、新模式。」他再次重申兩會期間的觀點:「西方不亮東方亮」。
針對外界對中美「脫鉤」的憂慮,王文濤以四句話總結雙邊經貿關係:
1. 中美經貿歷經風雨,仍互為重要夥伴。
2. 本質是互利共贏,合作是唯一正確道路。
3. 出現摩擦乃常態,對話協商是最佳解法。
4. 中方立場堅定,維護國家利益與國際公平正義。
王文濤強調,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經貿合作有著牢固的經濟基礎與民意基礎,「這不只是雙邊問題,更關係到全球經濟穩定。」他表示,自2018年美方發起貿易戰以來,中美貿易歷經多次波折,但2024年中美貨物貿易總額達6,883億美元,服務貿易規模達1,558億美元,分別較2017年增長18%與34.7%。
王文濤進一步指出,中國不僅是出口大國,也是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2024年,大陸內地與香港合計的貨物進口額占全球13.3%,僅次於美國的13.6%。大陸還是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彰顯出其「全球市場機遇共享」的潛力。
中美貿易除了貨物項目外,服務貿易也呈快速增長趨勢。王文濤表示,2024年赴美中國旅客達160萬人次,美方對中國的服務出口規模巨大。他指出:「中國是美國最大貨物貿易逆差國,美國則是中國最大服務貿易逆差來源,這反映了雙邊經濟的互補性與高度依賴。」
針對「十五五」期間中美經貿關係走向,王文濤強調,中方願與美方繼續落實雙方元首通話與相關共識,在「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基礎上強化溝通,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回歸正常軌道。
「我們願意以實際行動落實好雙方共識,透過日內瓦確立的機制,持續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推動中美經貿關係朝健康、穩定、可持續方向發展。」王文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