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顯示,在麵包中加入燕麥,可幫助降低壞膽固醇等指標。
【記者蘇湘雲報導】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吃燕麥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濃度,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血管疾病風險 重要三指標
過去研究多聚焦於燕麥對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的影響,當低密度脂蛋白聚積於血管壁,可能造成血管斑塊、血管塞住。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B(ApoB)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指標,脂蛋白在血液專門負責運送壞膽固醇。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普遍不會升高,因此這兩個指標對於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族群更為重要。
研究團隊分析研究數據發現,燕麥纖維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B」等三種指標。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英國營養學期刊〉(British Journalof Nutrition)。
燕麥含β-葡聚醣 有益心血管健康
研究計畫主持人為加拿大聖麥可醫院風險因子調整中心副主任弗拉迪米爾‧福克山,他表示,燕麥含有豐富β-葡聚醣,這種可溶性、黏性纖維似乎可以帶來許多健康好處,在1963年,第一份相關報告出爐,研究顯示,以含140公克燕麥代替白麵粉,製作成燕麥麵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濃度。
研究團隊分析58份研究,含括全世界近4000人,結果顯示,燕麥不只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濃度,還可以減少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脂蛋白B等指標。
一天建議攝取3.5公克β-葡聚醣
福克山指出,一天從燕麥攝取約3.5公克的β-葡聚醣,有助改善低密度脂蛋白濃度,與控制組飲食習慣相比,吃燕麥也能減少非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B濃度。整體來說,低密度脂蛋白可減少約4.2%,非高密度脂蛋白可減少4.8%,脂蛋白B則減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