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大陸外送平台補貼大戰!單日8000萬單 奶茶店忙到虧錢

大陸外送平台補貼大戰全面升溫,引爆市場消費熱潮,飲品店員指出,因周邊平台效應導致爆單,忙到幾乎無法接單。圖/取自騰訊網
大陸外送平台補貼大戰全面升溫,引爆市場消費熱潮,飲品店員指出,因周邊平台效應導致爆單,忙到幾乎無法接單。圖/取自騰訊網

隨著暑期來臨,大陸外送平台補貼大戰全面升溫,引爆市場消費熱潮。根據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閃購與餓了麼7月7日聯合公布的數據,雙平台單日訂單量突破8000萬單,其中非餐飲訂單高達1300萬,淘寶閃購單日活躍用戶突破2億人次。距離淘寶閃購於5月上線,僅兩個月即創下驚人成長。

在本輪補貼戰中,阿里方面宣布將在未來12個月投入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用以補貼消費者與商家,期望有效促進內需、擴大市場容量,並緩解平台之間的「內卷」競爭。

平台補貼激發消費者瘋狂下單。不少用戶於社群網站貼出自家「奶茶冰箱」,甚至喊出「喝不完,根本喝不完」的口號。相反地,奶茶店員紛紛大喊「根本做不完!」

大陸外送平台補貼讓店家爆單,外送員卻迎來業績高峰。圖/取自微信公眾號•抱樸財經

大陸外送平台補貼讓店家爆單,外送員卻迎來業績高峰。圖/取自微信公眾號•抱樸財經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7月6日北京朝陽區某蜜雪冰城門市店員指出,雖未接入餓了麼,但仍因周邊平台效應導致爆單,忙到幾乎無法接單。而接入平台的門市,則是「雙平台疊加」、「店員忙到快哭了」。

據《齊魯晚報》報導,濟南世茂廣場的「滬上阿姨」飲品店,在與美團聯手推出「0元喝咖啡」活動當日,單品美式咖啡銷量超過500杯,全店4位店員合力製作超過3000杯飲品。儘管營業額突破1萬元,但店員透露,實際淨收益僅約6000元,扣除補貼、材料、人工及店租水電後,平均一杯甚至賺不到1元。

店員更指出,活動當天並未提前告知商家,平台直接上線「免單活動」,導致商家被動接單,且部分免單金額需由商家自負,每單還可能倒貼2至3元。部分門市因此選擇提早打烊或下架熱門商品以減輕壓力。

不少網友上傳現場畫面,只見訂單列隊數以百計。有奶茶店甚至因負荷過重,系統自動接單但無法拒單。有蜜雪冰城門市因每日訂單高達1000單以上,選擇下架冰鮮檸檬水以減壓,老闆無奈表示:「太累了,而且掙得太少了」。

與奶茶店的焦頭爛額相較,外送員卻迎來業績高峰。據《齊魯晚報》報導,外送員小石指出,平時每日收入僅200至300元,本次活動當日卻賺進逾1000元;而外送員嚴先生更創下個人紀錄,一天跑127單、收入高達1700多元。

補貼高峰期間,平台配送費普遍翻倍,短至百米的配送也有十幾元補貼,再加上極高訂單密度,使得原本每單收入僅6、7元的騎手,當日單價甚至超過12元。不少騎手日工時從原本6小時暴增至12小時,甚至深夜仍有大量奶茶訂單湧入。

平台補貼激發消費者瘋狂下單。不少用戶喊出「喝不完,根本喝不完」的口號。圖/取自微博

平台補貼激發消費者瘋狂下單。不少用戶喊出「喝不完,根本喝不完」的口號。圖/取自微博

這場由平台補貼掀起的「外送狂歡」戰,雖帶動了外送員收入成長與消費熱潮,卻也暴露出商家在平台規則下的弱勢地位。一方面平台透過「低價吸流量」,吸引消費者與擴張市占率,另一方面,商家卻常成為「免費行銷工具」與「承擔成本」的一方。

陸媒評論指出,若補貼政策未能兼顧商家權益與盈利空間,將加劇「高流量、低利潤」的惡性循環,最終傷害整體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