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丹/整理報導】崑山科大公廣系組成的龍崎資訊志工團隊,為更了解在地竹編產業,特邀請到竹編老師張永旺於臺南市「水交社工藝聚落」,分享他精采的人生故事與經歷,為志工成員為推廣社區產業提供發想素材,讓學生們十分有收穫。
張永旺老師的母親是關廟竹編三大藝師之一,他從學校畢業後曾從事成衣、建材等行業,十多年前事業發展遇到瓶頸,正處於低潮時,看到母親累積幾十年的千件竹編作品,決定回到家鄉,接下竹編的傳承工作。張永旺老師說明,竹子是龍崎的特產,而竹編製品則是龍崎的特色,但社區的年輕人多數外流至都市工作,不願意投入竹編產業。但是,傳統產業背後累積的是深厚歷史故事與文化價值,不想使之隨著時代而沒落,因此,張永旺老師試圖透過當地特色與農產品來重振社區,並創造新價值。
竹材屬於有機無毒、對環境友善的植物,竹子生長速度快,大約三到六年就能使用。昔日,竹子是龍崎的經濟來源及生活用具,由於時代的變遷,機器大量生產或塑膠製品取代,造成了龍崎的經濟沒落及人口外移。有鑑於此,張永旺老師回到起點,從社區、學校開始進行教學推廣,要重振產業必先從發源社區開始,過程中雖遇到不少挫折,但他總是認為:「遇到事情不是逃避,你可以拒絕,但是必須先做到最好,才有資格拒絕。」多年來張永旺老師都不曾忘卻自己的初衷,甚至產生更宏觀的夢想。
張永旺老師鼓勵志工,從頭做起不容易,唯有踏實做起,才有突破困境的可能。公廣系徐玉瓊老師也勉勵龍崎志工們,投入社區事務時要向永旺老師看齊,秉持初衷,定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