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長期腰痠背痛 慎防僵直性脊椎炎

圖:亞東醫院響應「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林子玉副院長(中)出席舉辦衛教講座,由吳建陞主任(右)與黃昭竣醫師(中)解析病因、診斷、治療與照護重點/亞東醫院提供
圖:亞東醫院響應「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林子玉副院長(中)出席舉辦衛教講座,由吳建陞主任(右)與黃昭竣醫師(中)解析病因、診斷、治療與照護重點/亞東醫院提供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關節疾病,常見於20至40歲的年輕男性,早期症狀容易與一般腰痠背痛混淆,容易被忽視。38歲的蔡先生最近發現起床時容易腰酸背痛。他過去熱愛運動,經常參與籃球、爬山等活動,然而最近因為忙碌沒有時間運動。起初以為背痛只是過去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所致,短期吃消炎止痛藥、透過推拿或按摩或有舒緩,然而早晨半夜僵硬感發作越來越頻繁。直到在家人建議下前往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吳建陞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並非單純「腰痛」,而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早期典型表現包括下背痛、腰背於晨間或半夜時有僵硬感,若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活動後改善、靜止時惡化,應高度懷疑為發炎性背痛,建議儘早至免疫風濕專科進行評估。

此外,吳建陞主任也提醒,部分患者會伴隨虹彩炎、周邊寡關節腫脹、腳跟肌腱疼痛等症狀,這些也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相關臨床表現。治療初期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控制症狀,病情加劇時則可使用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每位患者狀況不同,應與醫師共同擬定個人化治療計畫。

別因痠痛就不動,醫師教你安全運動不怕痛

復健科黃昭竣醫師進一步說明,現代人常見的「下背痛」分為「機械性」與「發炎性」兩類。機械性背痛多因姿勢不良、搬重物或肌肉拉傷引起,休息後會改善;而僵直性脊椎炎屬發炎性背痛,特徵為靜止時加劇、活動後緩解,晨起時腰背處會感覺特別僵硬。

黃昭竣醫師也呼籲患者不要因疼痛而害怕活動,反而應透過規律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需了解正確運動姿勢並持之以恆,不需高強度運動也有效果,建議的運動類型如瑜珈、伸展操、游泳、快走或慢跑,皆有助於減緩症狀與延緩退化。黃昭竣醫師更提醒,日常應重視正確姿勢與睡眠品質的重要性,例如使用支撐性佳的床墊、避免久坐翹腳或盤腿、戒菸與均衡飲食等,皆有助於減少脊椎壓力、穩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