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香港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4月30日感人上映

香港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由導演黃修平執導,新生代演員鍾雪瑩、游學修及聾人演員吳祉昊共同演出。圖/華映娛樂提供
香港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由導演黃修平執導,新生代演員鍾雪瑩、游學修及聾人演員吳祉昊共同演出。圖/華映娛樂提供

香港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由導演黃修平執導,新生代演員鍾雪瑩、游學修及聾人演員吳祉昊共同演出,他們的表現都相當出色。鍾雪瑩以生動而自然的演技詮釋聽障人士,獲得第6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肯定,並獲得香港金像獎七項提名。這部電影在香港收穫良好口碑,票房突破一千萬港幣。電影定於4月30日在台灣上映,29日晚間在台舉辦首映會,導演黃修平、鍾雪瑩及吳祉昊特地出席,分享拍攝過程的甘苦,並示範如何用手語打出片名。

《看我今天怎麼說》透過三位青年聾人的生活故事,導演黃修平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讓觀眾進入聾人的世界,理解他們的視角,並澄清並非所有聾人都渴望透過科技成為健聽人。鍾雪瑩在片中飾演一名配戴人工耳蝸的聾人,面對家長的期待,她刻苦努力,以便融入聽人社會。然而,當她遇見同樣聾人但以手語為傲的游學修和吳祉昊後,開始對自我認同和使用的語言發生劇烈的變化。鍾雪瑩在現實生活中也曾經歷過自我認同的掙扎,她表示:「『相信自己』是一個過程,每個人會在不同的時間點找到自我。有人花的時間較長,有人則只需兩個月。在身份認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痛苦的階段。」她期望觀眾在看完電影後,能從中找到相信自己的力量。

影片中的多位演員都是聾人,其中吳祉昊的表現尤為出色,他自然生動的演技讓他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吳祉昊在兩歲時因基因突變而失聰,但他並未自怨自艾,而是依靠助聽器與手語在聽人和聾人之間活躍,擁有外向和陽光的性格。受訪時,他坦言一度聽力持續下降讓他感到恐懼,害怕有一天會完全失去聽覺,卻因此開始與聾人朋友用手語交流,從而發現和聽人的對話往往是帶有目的性的,使用手語交流時反而感到更自在。

導演黃修平花費超過五年打磨劇本,不僅觀看聾人的表演和研究相關文字,還訪談了50多位聾人及相關人士、社工和學者,最終電影中使用了超過50名聾人演員,以求忠實呈現現實。他認為,無論是使用手語、渴望改善聽力還是學習口語的聾人,都應得到尊重。他希望這部電影能讓觀眾理解來自不同背景聲音的重要性。在台灣,導演將積極展開宣傳活動,4月30日與鍾雪瑩參加誠品的放映講座,現場將提供手語翻譯;5月1日和2日則將與吳祉昊出席誠品及高雄內惟的映後活動。

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講述三位真誠的聾人青年:子信(游學修飾)來自聾人家庭,儘管面對許多障礙,仍用手語展現自信;素恩(鍾雪瑩飾)小時候植入了「人工耳蝸」,努力學習口語,力求融入社會,成為所謂的「正常人」;而Alan(吳祉昊飾)也使用人工耳蝸,口語能力與素恩相當,卻同樣擅長手語,是子信的摯友,他認為聾人應該積極與各種人溝通,開拓視野。三人的友情相連,由於不同的生命經歷,他們互相撞擊,最終引領著彼此探索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