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裡為給孤獨長者(註一)的五百位朋友說法,眾人聞法後,都覺得身心無比清淨。而佛在說完法後便出城去了,這五百人卻在離開精舍後,皈依了外道。
等到佛陀回來後,給孤獨長者又帶著這五百人來見佛。佛陀對他們說:「你們的前生就是因為沒有智慧,缺乏應變的判斷力,只知一味盲從,所以被夜叉所食;今生仍不改其性,不懂得選擇正法。如果你們懂得皈依正道,依正法而行,那麼即使遇到危險,也能逢凶化吉,平安度過。」
給孤獨長者聽了,便請求佛為大家解說這段前世因緣。於是,佛陀便說了下面這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聰明的商人某甲,帶領著五百人的車隊四處經商。有一天,他們正打算到一個市集去做生意,恰好遇到另一隊也是五百輛車的商隊要和他們一起同行。
這時,某甲的心裡想著:「如果兩隊人馬一起去,那麼沿途的糧草和水一定不夠分配,我看最好還是分頭走吧!」
另一隊商隊的主人某乙則是這麼想的:「如果我們先去的話,不但道路比較平順、好走,糧草和水也比較充裕,而且還可以搶先在市集賣到好價錢。」於是他便帶著自己的商隊提前先走了。
而某甲看到對方先走一步,心中想著:「他們先走可以先開路,我們只要順著他們的路走就行了。他們的馬吃的是老草,我們的馬吃的是新長出來的嫩草,而且還能利用他們掘好的泉井來取水。到了目的地,還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直接以他們的定價來賣貨;這真是太好了!」
至於先走的那五百人,行進的狀況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才出發不久,就在沙漠中迷了路,而且還遇上一群夜叉。
這些夜叉化作被水淋濕的樣子,對某乙及其夥伴說:「在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甘泉,所以你們根本不必背負那麼多水,走得這麼辛苦!」
某乙聽了竟然信以為真,要大家把水全部倒光,以降低車隊的負荷,並往夜叉所指示的方向前進,結果當然找不到水,而且全都渴倒在路上。到了晚上,這五百人就被夜叉吃掉了。
一個月後,某甲帶著車隊順著某乙開出來的路往前行,同樣地,他們也在沙漠中迷了路,遇上同一群夜叉,而這些夜叉也用相同的手法來欺騙某甲。
但聰明的某甲並不上當,他想:「這個地方如此荒涼,怎麼可能有一大片水?而且這些人個個都長得凶神惡煞的模樣,腳底下又沒有影子,我看一定是夜叉所幻化出來的。先行的那五百人可能已經遭到毒手了。」
於是某甲對這群夜叉說:「請你們快快讓開!除非真正找到水,否則我們是不會放棄儲水的!」
離開了夜叉,一行人繼續浩浩蕩蕩地往前走。沒多久,果然看到一堆枯骨和五百輛貨車散倒在路旁。他們很害怕,一路上都非常警覺,總算安全到達目的地,並順利賣完貨物,然後平安回家。
佛陀說完整個故事後,指著面前的五百人說:「那位被夜叉吃掉的某乙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註二),他的五百名從者就是你們。你們就是因為顛倒盲從,所以才會落到毀滅的下場。至於那位某甲,就是我的過去世。」
佛陀最後告訴大家:「不論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正知正見,並如實行之,這樣才有可能成就佛道。」
註一:給孤獨長者,本名須達多,家境十分富有,因好救濟孤苦無依的貧者,故人稱「給孤獨長者」。
註二:提婆達多是佛陀的堂兄,雖然追隨佛陀修行,卻不是真心出家。他醉心於追求神通,屢遭佛陀勸阻,但提婆達多卻心生怨恨,甚至想要害死佛陀,取代佛陀的地位。由於他作惡多端,最後下場十分悽慘,死後墮於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