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WBCQ)中華隊為何不用打到12強冠軍的球員,除了陳傑憲留下來之外,其餘都是全新的面孔?
其實,這種短期的比賽,就算是才拿下12強冠軍寶座時的中華隊陣容也不一定拿冠軍,這不是可以掛保證的。短期賽事,入選國手以當時狀況最強最重要,就算強大如日本、美國,遇到狀態絕佳的林昱珉和林家正的投捕搭檔,也很難在幾天內就能夠掌握到弱點。所以,短期性質的比賽中,總敎練的角色很重要,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到手中球員的狀態。
以經典賽預賽中華隊輸掉的比賽,投手戰力的表現不差,上場投球的球速都是頂級,就表示投手群的狀態不錯。問題出在打擊群的火力支援上出了問題,特別是在壘上有人時的打擊現狀不佳。這樣的感覺表示,打擊群面對大賽時的抗壓能力不足,很容易出現怯場的現象,要調整和修改就只能透過大賽不斷的累積經驗和膽量。
經典賽預賽入選球員的條件並不差,年紀和身材皆屬上乘,只是單場決勝負的關鍵,經驗豐富非常重要,就如張育成的表現真的十分穩定。如果能夠保有幾名有經驗的選手,一切结果可能都不同。中華隊要在國際賽事中,維持長久的霸權,自然不能只有一支球隊,選出的好手都是王者!源頭不斷的精英替補上場,才能維持長久霸權於不墜。
中華隊明天在附加賽再戰西班牙隊,如果球員頂得住壓力,拿下勝利,順利挺進會內賽,就如蛻變的蝴蝶,在未來的職業發展過程上,絕對是最佳的經驗。
上一屆的經典賽的中華隊,也是跌跌撞撞才擠進會內賽,結果大家都知道,擊敗日本隊成為台灣發展棒球中的經典,就如當初的紅葉少棒擊敗日本調布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