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大學環工系李清華教授(左三)帶領學生研發的
「含鎵、銦集塵灰資源回收之方法」獲專利(圖/大葉大學提供)
藍光LED製造過程會產生「含鎵、銦集塵灰」,金屬銦每公斤單價1至2萬元,金屬鎵也要價5至7千元,有感貴金屬取得不易,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李清華教授帶領研究生昌凡淵、廖靖華、張映雯、翁健中、陳皇吉,歷時一年半開發「含鎵、銦集塵灰資源回收之方法」,已獲得專利。
環工系教授李清華表示,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標榜節能的LED年產值不斷上升,全球市場可望突破300億美元。LED製程的廢棄物含有價金屬,卻沒有回收技術讓這些廢金屬再生,因此他帶領學生以藍光LED為對象,開發回收方法,讓「含鎵、銦集塵灰」中的金屬鎵、銦可以再利用。
大葉大學環工系李清華教授的回收技術獲專利
李清華教授指出,「含鎵、銦集塵灰資源回收之方法」獲得科技部計畫一年補助,並於今年取得專利,一方面讓有價金屬可以再次被利用,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科技廢棄物汙染環境。此技術運用氫氧化鈉來浸漬「含鎵、銦集塵灰」,再經酸鹼值調整、過濾、晶析等步驟,可成功回收硝酸銦、氫氧化鎵、銦鎵合金,可應用在太陽能電池、顯示器等高科技產品中。
大葉大學環工系李清華教授(後排左三)帶領學生研發貴金屬回收術
從巴貝多到臺灣大葉大學攻讀環工系博士班的希瑪(Shima)表示,雖然來不及參加回收術的開發實驗,但她在實驗室觀摩到申請專利及推廣的過程,對環境永續與節能研發也累積了更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