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黃珊珊專欄】就好像轉動了音量調整的旋鈕,整座城市,因為一場疫情安靜了下來。
我記得2021年5月19日,三級警戒實施的那一段時間,原先台北市每逢上下班時刻的喧嘩聲,就好像魔術一樣憑空消失。只有零星行人與車輛點綴著街景,車道一路通暢,就連時常雍塞堵車的基隆路、忠孝西路等等交通要道,都還原成一片空曠,市政府、龍山寺、西門町原本的人潮也不復見。
失去了人流車潮的城市,變得無比寬廣,也無比寧靜,甚至有些不同過往的美感。除了偶爾你會聽見外送的機車穿過巷弄,熄火、送餐的聲音;偶爾會有汽車駛過柏油路礫面,輪胎磨擦的聲音,人們就好像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社會,那樣安靜、沒有一點噪音的生活節奏裡。
那樣的城市,從一種蜂巢蟻穴的繁忙躁動之中解放開來──聽起來,這像是一種好消息,可是在安靜之中,怎麼卻隱約瀰漫著悶悶不樂的氣息?
一種全球性大規模的流行病,讓一座城市彷彿沉入了另一種時空。在這個時空裡,取消了原有的浮躁,人們處在一片無聲之中,卻也容易感到徬徨無助。
但也許有些聲音,只有在無聲之中才能聽見。如果疫情讓人不得不靜下心、慢下腳步,換個角度想:我們是不是也能趁著這個機會,重新思考、調整、規劃和改變,這座城市在後疫情時代,將會有怎麼樣的面貌浮現?
一般人肉眼不可見的病毒在城市裡傳播,帶來的是對於健康隱形的威脅,而人們必須時時刻刻預防自己感染的可能,社會氛圍的緊繃,也連帶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同時,生活方式的改變,將會阻斷原本社群的聯繫方式,擁有較多條件和資源的族群可能還有能力度過這段不方便的過程,但是原本就仰賴社會支持或需要協助的族群,沒有資源的人,在這場疫情之下必須付出更多心力去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像是一場不斷擴散動盪的餘震,疫情所觸碰之地,人們關注的焦點無不放在病例、足跡、疫苗等等,可是原本應該注目的議題卻容易被略過,搬到檯面下,進一步在這場疫情之下加深、擴大,搖晃著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
這在在顯示了一種迫切的需要。一座城市,不同的身分、社群、專業之間必須建立起互助的多方管道。社會安全網、分配不均、居住正義、能源轉型……,這些都是本該談論的問題,也已經實質發生許久,在疫情之下更加速發酵。如果平常尚有餘裕的時候,這些問題就已經得不到與它的嚴重性相互匹配的討論度,在疫情當口,嚴重性更加擴大的這個時候,是不是更應該拿出來仔細的處理?
這就是當前的抉擇。我們其實可以更積極、更好。
疫情的問題,永遠不是只有公共衛生的議題。我們選擇全力集中對疫情的小心注意,當然是一件必要的事。可是如果眼底只剩下疫情,而忘記了整個社會其實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整體,當疫情衝擊的波浪逐漸延長,抵禦過了這場流行病,卻換來一個病弱的社會體質,加劇的社會問題,想必是每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景象吧。
作者為前台北市副市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