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林保淳專欄】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舉兵「靖難」,攻破南京。事前,謀士姚廣孝特別叮囑,「南京城破,方孝孺是絕對不肯投降的,千萬不能殺他,一殺他,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朱棣原先也有意寬容,命令方孝孺撰寫即位詔書。孰料方孝孺披麻帶孝,上得殿來,先是大聲痛斥朱棣為亂臣賊子,更揚言「就是誅殺我十族,我也斷然不會寫詔書的」。朱棣怒不可遏,竟真的將方孝孺凌遲處死,而且還誅殺了方孝孺的「十族」(連同學生輩),受牽連而死的高達數千人。
方孝孺是當時朝野都仰望的大學者,被稱為「正學先生」,生平公忠嚴耿、氣節凜然,可以說是知識份子的典範。因此姚廣孝才再三叮嚀,必須為全天下留下一個讀書人的榜樣,以激勵士風。
方孝孺既死,那天下讀書種子到底滅絕了沒有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明一代,全天下的讀書人競奔於科考、仕進,三更燈火五更雞,當然還是非讀書不可的。但是,多數人讀書的目的,也不過就是登晉仕路,為自己的前途著想而已,渾然忘卻了身為一個知識份子應盡的責任。這點,我們可以從魏忠賢當政,一群腆顏無恥的士大夫,紛紛投效於魏忠賢門下,拜乾爹、認乾孫;而李自成破京、滿洲人入關,更不知有多少背棄宗國的「貳臣」,忝然事仇,全不知氣節、風骨為何物中可以略窺一般。顧炎武曾慨嘆,「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正是有感而發。
讀書人當然還是非常多的,但「讀書種子」究竟還在不在呢?宋朝的理學家將儒家的「仁」,比喻成「種子」的「果仁」,有良好的種子,才能生長出良好的果實,一旦萌生的種子有所偏差,那當然就無法培育出優良的果實了。種子,就是動機,就隱涵著目的,讀聖學書,所學何事?如果只是為了一己的私利,書讀得再多,究竟又何益於社會、國家?
古代的讀書人雖也不少,但因教育未能普及,在比率上還是非常有限的;當代教育普及,幾乎人人都可以讀書,也都在讀書,基層教育姑且不論,高層的,碩士、博士,簡直多如過江之鯽,也應該都算是知識份子了。但是,他們讀書的目的何在?卻無非都是個人的前途、名位、利益而已,汲汲營營,所計較的就是個人的薪資多寡、地位升遷、生活享受,幾曾盡到身為一個知識份子應盡的責任?張載的「四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早就被鄙斥為迂闊陳腐的觀念,遑論其他。
更令人遺憾的是,書雖讀得多、讀得專,卻反而成為「濟惡」的工具,假借名位、學理,為當政者歌功頌德、塗脂抹粉,發欺狡之言、作違心之論,更有甚者,竟充當御用打手,對一應異議者橫加指摘、誣陷,相較於方孝孺面對威權,凜然無懼、不屈不撓,其氣節、風骨,真的是不可以道里計了。
當今知識界,敢於抵抗威權、犯顏諍論的,已是少之又少,上焉者自命清高、不問世事;中焉者心懷憂慮,而噤不敢發聲;至於下焉者,就是無所不敢作、不敢為了。這群人,大抵都位居要津、儼然為名家、名師,奔競於門下的,更不知凡幾。試問,上樑不正,下樑如何會不歪斜?
真正的「讀書種子」,已是鳳毛麟角了;而讀書的人雖多,卻也不是真正喜歡讀書,充學分、混學歷,以文憑當作晉身之階的人,大有人在,學倫寖喪、學風敗壞,最可憂慮的是,整個社會的讀書風氣,已經幾乎要蕩然無存了。
21世紀是人文沒落的世紀,而整個沒落的因由,其實是由於在上位的人自己就根本不愛讀書所致。所謂「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台灣的歷任總統,蔣介石是喜讀書的,蔣經國也常推薦一些好書,李登輝強調「心靈改革」,更推薦了不少書目,基本上還是非常強調讀書的。因此,在那個時代,廣泛閱讀,成了重要的風氣,而且所讀不僅僅限於教科書或專業的領域,若干通俗性強的小說、散文,雖被目為「閒書」,卻也是大眾所喜讀愛讀,因而開卷有益的。
但是,自陳水扁而下,從馬英九到蔡英文,對讀書風氣一事,甚少關注,更遑論提倡,今人雖仍讀書,所讀的卻以輕薄短小、理財養生等與生活相關、功利為尚的書籍,而於藝術、文史、學者等與生命意義攸關的,乏人問津。過去的家長以「讀閒書」為戒,而今的年輕一代,則是連「閒書」都不肯去讀,更不用說什麼世界名著、古典文學了。
過去的大學生,頗熱衷於買書、看書,今日的大學生,常是「四不一沒有」――不上課、不買書、不看書、不抄筆記,沒有興趣,今昔對照,真是不禁令人感慨萬千。台灣的出版業、文學藝術雜誌,漸趨窮窘,南陽書街,一去不返,雖然與整個社會新興娛樂的蓬勃有關,圖像取代了文字,但是,在上位的人,自始至終未能深心關注,恐怕才是最關鍵的。
在當今社會,不僅讀書種子越來越少,甚至連真正愛讀書的人都越發難求了。人文素養、心靈內涵,被目為不切實際的無用之物,這樣的教育、這樣的文化,又如何能成為台灣往前邁進的基礎?淺碟式的視野、功利性的追求,又如何能培育出胸襟宏闊,足以觀照全局的優秀人才?位在高階的袞袞諸公,難道還能視如不見,眼睜睜看著社會趨於浮誇、淺薄嗎?
作者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