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陳朝平專欄】7月20日,媒體報導,蔣家後人就兩蔣日記歸屬問題成和解後,兩蔣日記確定回歸「國史館」。保管兩蔣日記長達18年的美國史坦福大學胡佛研究員林孝庭表示,兩蔣文物終於得以順利返台,漫長過程,也見證台灣民主發展益趨成熟與穩定。「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也證實,前兩個月已派人到美國清點文物,下半年應可運回台灣。
國史館?新聞報導裡的「國史館」,指的究竟是哪裡?台灣國史館?還是中華民國國史館?中華民國還有國史館嗎?
中華民國國史館,面對新課綱胡亂整編中國和中華民國歷史,不發一言;對民進黨當局轉型正義,惡意汙蔑蔣介石,噤聲不語;對少數激進台獨暴力份子恣意破壞蔣介石的肖像,不置可否。這樣的國史館如何能妥善「保管」兩蔣日記和文物?
史家風骨不存,春秋之筆毀棄,何來國史?轉型正義下的歷史觀,又何異於納粹的種族優越論?何異於冷戰時期東西陣營政府宣傳機構的史觀?
歷經轉型正義和課綱洗腦的「學者們」,是選擇性地詮釋兩蔣日記?還是全面而客觀地解析兩蔣的日記?誓願要走進白宮的「賴清德們」,又如何看待兩蔣的文物和日記?從1949年為界,一刀兩斷,閹割中華民國,奉祀1949年後蔣介石為「台灣獨立」的精神領袖?
1993年,初履北京,我第一個觀光點選擇了軍事博物館(全名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藉著展出文物和照片的對照,我對兩岸分隔前後的中國現代史,有了較客觀的認識,往後二十多年奔走兩岸時,也更能獨立思考、客觀判斷兩岸的齟齬、紛爭乃至於交流合作。
一群視兩岸交流如洪水猛獸,假裝看不見兩岸變遷發展的政客,如何能靜心瀏覽兩蔣日記?心中滿滿仇中反中情緒,視蔣氏如寇讎的人,如何能客觀研究兩蔣的文物與日記?一個視抄襲為當然的學術環境,又如何能透過學術研究,賦予兩蔣公平公正的歷史評價呢?
史家脊梁斷,春秋筆毀棄,兩蔣魂歸何處?兩蔣日記回歸台灣,回歸「國史館」,只能讓兩蔣的功過和那段驚心動魄現代史,淹沒在不見天日的偏見和仇恨中。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國史管官網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