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明」理專欄】前立委黃國昌與網紅陳之漢(館長)發起「公平正義」凱道遊行落幕引發後續效應,各方群眾為了響應司法改革與居住正義自發集結,主辦單位為替政黨接風上台演說,當中除了充斥對執政批評的亂箭齊發,同時夾雜個人在政黨利益下各說各話,也讓一場社會運動走向「碎片內捲」的各懷鬼胎。
社會學談到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的目的在於:「促進或阻止社會變遷的一個過程。」這也意味必須秉持共同目的,但是這場遊行卻包含了抨擊性別歧視、治安敗壞到統獨議題(中共同路人)等,甚至還有侯友宜被噓、柯文哲被嗆、黃國昌被罵橋段,不僅凸顯出反民進黨的「碎片攻擊」,也讓各據山頭的「內捲同溫」浮出檯面,難怪蔡政府視為烏合之眾,竟無派出任何代表參加。
716遊行肇因訴求多元導致論述混淆,原先針對司法改革與居住正義的雙重議題,卻因嫁接其他熱門話題,反而開闢各種不同戰場,而在這場社會運動產生內爆進而掀起「二元對立」;加上各自與會在野政黨,企圖當作造勢場合形成互嗆最終淪為「群魔亂舞」,讓民進黨反而從中獲取政治能量。一場眾聲喧嘩的社會運動本就難以達到訴求,當政治人物站上舞台的那一刻起,也宣布了這場遊行已被選舉造勢染指,走向一種訴諸民粹的即興演出,導致台下群眾對於台上講者的發言認同竟然莫衷一是;難怪民進黨選擇當天在中常會上吹著冷氣訕笑這場荒腔走板的政治表演,怎會聽見人民心聲。
716遊行顯然是場「碎片內捲」又各懷鬼胎的社會運動,民進黨團全面神隱刻意缺席,笑看「議題四散」與「權力內鬥」,也加深了賴清德躺平保送的勝選決心。
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投稿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