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台灣當代藝術家陳庭榕(1985-)以《你說的話》,進軍今(2023)年瑞士巴塞爾里斯特藝博會(2023年Liste Art Fair Basel),倍受矚目。
由上海吉屋畫廊 (Gallery Vacancy)千里迢迢把陳庭榕作品送歐洲,在巴塞爾藝術熱季中,軋上一腳,誠屬難得。
陳庭榕以聲音裝置,和一系列架上雕塑,探究「邊界」的大哉問,她不但對公眾闡述歷史、國家和地理實體,對邊境形塑的關係,而且提示了公共議題、群體身份,和集體記憶,對邊界的深遠影響,深入淺出,令人印象深刻。
陳庭榕巧心佈局,隨著聲音與回音,在展位空間中穿流迴轉,建立起難以觸摸、更無法界定的聲音場域,懸掛在牆面上的雕塑,模擬著用以區隔水域的海上浮標,唯妙唯肖。
展覽中的麥克風,時而相對而行,彷彿在環繞界定自己的場域,又不時齊步徐行,同步和諧地在展場中穿梭。
最讓人拍手叫好的是,現場的口哨聲中,夾帶著費玉清的「晚安曲」。如眾所皆知,在金門歷史中,陪伴台灣海峽兩岸居民, 在那劍拔弩張、整整10年的歲月中,島民白天忙生計,而勞累一整天,入夜時刻,期待以費玉清的歌聲,溫馨道別,互許明天再見。
陳庭榕今年新作,是以金門島居民,戰時生活狀態為主調,展現聲音對個體經歷的影響;兩岸分別向對岸進行的政治宣傳,籠罩著基層民眾在岸邊勞作的日常,反諷味道十足。
作品背牆的光痕,見證了物理空間的缺席,象徵著光陰在日升月落與潮汐交替之間荏苒,3D打印的牡蠣殼,散落其間,來回在海洋與陸地之間,加注個體勞動的經驗。是島民生活的日常,也是戰爭氛圍無盡期的籠罩。
當身體與時間呈現雙重模糊,是經歷,也是記憶,隨著失語的歌譜,被覆蓋在節制而冷峻的金屬背板之下。
陳庭榕展出的作品,同時援引聲音與水流動、延展迴盪的屬性,試圖在終日的變化和浮動中,捕捉實體印記。
她運用被遺忘或忽視的元素,檢視空間與身體的關係,探討物理邊界,如何在不同的主權下,被重新評估與定義,頗耐人尋味。
該展覽是以陳庭榕在金門島嶼上,所進行的田野調查,作為緣起。去(2022)年完成的聲音裝置《你說的話》,十分特殊,陳庭榕運用了由1979年間,作曲家劉家昌譜曲、歌手費玉清演唱的《晚安曲》作為基調,把歌曲轉換成口哨聲,加上哼唱,彷彿回到戰地金門風聲鶴唳的年代,老歌老曲、褪色記憶,在展覽空間,繞樑吟詠,營造出濃濃的歷史感。
懸吊的兩組麥克風,持續地借由機械手臂的搖擺,作圓周運動,伴隨音響的播放,馳騁飛舞,回聲也逐一被收納。
麥克風反復的運動狀態,建立起邊界游移的聲音場域,隨著麥克風與音響變動距離,變化浮動,引發遐想。
口哨聲在不間斷的聲波中,回響蕩漾,忽隱忽現,成為無限循環,觀眾沈浸其中,任口哨聲穿牆,向外延展。
在烤漆鍍鋅板牆上,裝置《讓我們互道一聲晚安,迎接那嶄新的明天》,《晚安曲》的樂譜音符,點綴在金屬板上,穿越背板孔洞,些許模糊,彷彿與戰地建築牆的彈痕相對應,展現創意。
至於 《信封》系列的紙漿雕塑,源自藝術家在世界各地不同旅程中所拾回的、散落在海岸線沿岸的浮標,陳庭榕細心把各國報紙打散混合的紙漿,重新翻模成的浮標,在展位中形成一道 新的水平線。
對於陳庭榕來說,浮標標記了疆域的區隔, 報紙作為隱喻,則傳遞了意識型態無形的統治與角力。
在該項目中,報紙紙漿浮標,作為多方對峙下的共識或共謀, 相互覆蓋,也相互依存,它們將永遠無法再度漂浮於水面,而界定劃分彼此。
地緣政治下,戰慄與矛盾的對立,也終將成 為歷史汪洋中的隻字片語,逐漸褪色、終將被遺忘。
「你說的話」,正呈現一種微妙的應對,不予言說的話語,是模糊的、難以描述的,卻承載了超乎身體界限的情緒和記憶。聲音的潮漲潮退,揭露東亞地緣政治中,複雜的歷史背景,發人深省。
歷史不能遺忘,今年38歲的陳庭榕,在台灣海峽長年的微妙關係中成長,雖然現在生活和工作在台北和維也納兩地跑,對於台灣的歷史宿命,地緣關係,她始終保持警戒。
畢業於台大哲學系的陳庭榕,具有相當思辯基礎與能力,但她沒有留在哲學研究,反而跳進藝術領域,2015年從漢堡藝術學院雕塑系畢業,2018年,又獲得維也納藝術學院碩士學位,於是名正言順,成為藝術家,尤其對觀念性議題,更有興趣。
果然,陳庭榕的藝術實踐,從歷史編纂學和文化政治符號學出發,她關注集體記憶、文化挪用、賦權過程,以及政治身份。
然後,通過再現文化產業中出現的人造符號,陳庭榕積極探索他們所對應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人類本身的關係, 對於個人身份,在當下社會、文化權力結構中的轉變,特別感興趣,她並把錯綜複雜的文化交集,轉化成空間意義上的圖譜。
年紀輕輕,但思維深邃,陳庭榕近年的展覽,邀約不斷,包括2018年維也納美術館的《讓我靠近你Keep me close to you》、2021年在台北立方計劃空間《諧波失真》,去年除了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舉行《 邊角的風標》,更以「16分之1休止符後」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個展,頗受好評。這回上海吉屋畫廊把陳庭榕邀請到瑞士巴塞爾里斯特博覧會,以《你說的話》,再度讓陳庭榕的近作被看到。
國際最富盛名的「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2023」即將在6月15日在瑞士巴塞爾開鑼,吸引全世界藝術界的注意,毗鄰而立的「巴塞爾里斯特藝術博覽會Liste Art Fair Basel 」,也發揮衞星展覧的綜效,水幫魚、魚也幫水,互補長短,也互墊高度,同樣受到關注。
提起「巴塞爾里斯特藝術博覽會Liste Art Fair Basel 」 ,又稱「巴塞爾里斯特青年藝術博覽會,下簡稱 LISTEBASEL),是巴塞爾藝博生態中,唯一聚焦在實驗、創新,具備前瞻品味藝博會,容納前衛、年輕藝術家與畫廊。
由於都選擇在盛夏6月開展,也扮演巴塞爾城的在地主人之一,協助接受來自全球的藝術專家與饕客,𥚃應外合,角色重要。
「巴塞爾里斯特藝術博覽會」係由畫廊主艾娃·普雷森胡貝爾 (Eva Presenhuber )和彼得·基爾奇曼 (Peter Kilchman ),於 1996 年共同創立,迄今已27年,目前已累積豐富展覧經驗。
疫情已遠,民眾瘋狂外出旅遊,隨著巴塞爾藝博會的舉行,熱鬧滾滾,巴塞爾里斯特藝術博覽會展示當代藝術最新趨勢、和新興實踐的藝術創作,因此,成為全世界挖掘潛力藝術家的重要搖籃。
埃娃·普雷森胡伯(Eva Presenhuber)是奧地利出生的蘇黎世藝術品經銷商,是位於瑞士蘇黎世的艾娃·普雷森胡貝爾 畫廊(Galerie Eva Presenhuber)的所有者,在紐約市擁有第二家分店。
雖然是巴塞爾藝博會的衞星展,卻是年輕當代藝術家,體驗國際藝術氛圍的熱身聖地,該區的展覽,不僅關注現在,也預示未來趨勢,年輕藝術家有緣參展,就是最大的潛力肯定,也是磨練視野眼力的最佳機會。
藝博熱季裡,巴塞爾城人山人海,旅館住宿一室難求,上海吉屋畫廊古道熱腸,帶著陳庭榕,擠進瑞士巴塞爾的藝術蛋黃區,一方面展示陳庭榕近作,呈現在藝術饕客面前,讓世人觀賞品評,同時,也趁機去看看巴塞爾主展場的藝術盛宴,感受一下全世界一線藝術名家,國際大畫廊,以及來自全球重磅級收藏家,知己知彼,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幫助一定很大。
今年巴塞爾里斯特藝術博覽會探索的主題是「邊界」。邊界,以何種方式,存在於彼此之間?「邊界」,始終是世界關注話題,何嘗不也是台灣安身立命的關鍵處境,一箭雙雕,倍見深意!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