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游寶彩專欄】灣潭的產業變化,是因為灣潭生活的改變。
日治時期曾經產糖,這已是過去的事了,實際生活總是現實的,在1924年的一場大水之後,改變了生計,既然小島中唯一能填飽肚子就是米食,便改種稻田。
曾經在稻穀收成的過程中,微風吹來,田中金黃色的稻穀 ,有如片片的黃金在搖晃招呼著。收割時,有蝗蟲跳躍著,白鷺鷥也來搶食,為了填飽肚子。年幼時,不知白鷺是搶食蝗蟲或稻米。
偶爾看見泥鰍,白鷺鷥就很高興,跳躍著,好像跟泥鰍玩遊戲。看似溫柔的白鷺鷥,卻讓泥鰍戰敗在白鷺鷥的口中。
回憶童年時期,大人割稻,我們撿稻穗,可以接近這白鷺鷥。它可愛又抓不到。童年田野的樂趣,永遠難忘。
誰知隨著歲月的增長,不知不覺,那個畫面不再出現。因為我離開了這個家,去學一技之長。父母也有了年紀。一年兩次的耕種和收割,已經無法勝任。現實改變了生計,現在整個村莊,種植了綠竹。因為一年只有一次的收成,也減輕了老人的勞力負擔。
灣潭的土質也適合竹筍的生長,口感如有水梨。在挖筍時,雖然辛苦的在筍園中滿頭大汗,但是在微風中竟然可以聞到竹葉的回饋——飄搖中的竹葉香。
感謝竹筍帶給我們生計,同時又收到那股大自然回饋的香氣,得以忘卻忙碌的辛勞。
作者為灣潭居民,資深導覽志工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