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蔡詩萍》超喜歡這本《百年老街》的!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新工作,要熟悉很多以前或許注意到,但由於不是自己專業範圍,因而只是一般般了解的新領域。
    還好,我愛讀書,愛讀資料,剛好朋友也多,朋友愛寫書的,尤其多,於是,多讀朋友的贈書,於我,竟然也是熟悉新領域、舊事物的一大便利。
    連續幾天中午空檔,我邊啃便當邊讀李東明教授的《百年街屋》。
    李東明教授,於我,是新識。但他跟我好幾位老朋友是好友,一碰面,很自然便熟絡起來。
    他的《百年街屋》,對我的新角色,十分受用。
    迪化街是台北老街保存的典範。而且,活用得熱鬧非凡。
    但到底迪化街的老房子,精髓在何處?
    何以,一條老街穿梭了清朝,日治,到民國,走過了繁華,凋零,到再生,這條老街的生命是如何的曲折,迴繞,而後,挺立於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
     這之間的故事,確實非常動人。
     李東明教授建築專業,留學日本,碩士、博士,都研究街屋建築,可以說是以「街屋之研究」為其終生的志業。
     但讀他的書,又不致於陷入學院派的枯燥乏味,而是令人興味盎然。
     讀完,我細索原由,一定跟李東明教授發自內心的,對捍衛自己成長之故鄉老街的熱愛,有很大關聯。
     那是一份職志了。用之於匠藝,謂之達人。
     用之於知識的構造,那是知識份子的專業良知了。
     我們如今走入迪化街,沿街屋行進,迤邐亭仔腳內,仰頭望建築立面,閩南式、巴洛克式、早期現代建築等等,形構出多元的街屋樣貌,完全就是台灣這個移民社會的多元歷史凝固的結晶體。更是這座島嶼,這座城市,喜歡接收各種流行與資訊的寫照。
     透過建築專業的解析,透過早期大稻埕沿淡水河岸通商據點的鋪陳,我們得以一窺「三進式」街屋,在早期先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場域中,尋得一個公私兩便,住商合一的智慧巧門。
    在一幅幅的歷史照片,在一張張建築平面圖,在一段段簡潔有力之文字,等等的輻輳下,我讀的津津有味。
    邊讀,還不忘上谷歌掃尋一些資料,來佐證書裡的論述。真的,很過癮。
     謝謝東明兄的贈書。寶劍要贈俠客,好書當然要送給愛書人啦!
     我讀完了,很喜歡,也希望熱愛台灣老街,熱愛這塊土地的朋友們,有空不妨一讀《百年街屋》,出色文化出版。
    尤其,農曆新年又快到了,趁著買年貨,逛老街的新一波高潮來臨前,先讀讀《百年街屋》,當一位老馬去識途吧!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