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全民查假會社專欄】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10月18日早上在台大校友會館發表十月民調報告,主題是「2022修憲公投、政黨感情與選舉競爭」。此全國性民調聚焦主題內容共十個重點,經調查結果提出十一項主要研究發現供大眾參考。
經民調檢視,學者指出「直接詢問法」式的調查,容易在直述句與條件句、修辭與表達方式產生引導或混淆作用。該問卷設計便有「直述句與條件句」、「修辭與表達方式」效果,有誘導選民之疑慮,故建議問卷設計宜避免條件句,尤其是假設性條件句。
本次解讀民調報告如下:
解讀日期:2022年10月21日
民調日期:2022年10月10日至11日
民調主題:2022修憲公投、政黨感情與選舉競爭
報導機構: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Yahoo新聞、風傳媒、聯合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等
執行機構:台灣民意基金會、山水民意研究公司
調查地區:全台各縣市
樣本/誤差: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有效樣本1010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0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民調摘要:此全國性民調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與統計分析。訪問期間是2022年10月10日至11日兩天,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是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以系統抽樣加尾數兩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010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08個百分點。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民調內容聚焦主題共十個重點,經調查結果提出十一項主要研究發現供大眾參考。
爭點解讀:
一、在詢問六都市長候選人的欣賞度僅列出藍綠兩大黨,遺漏了無黨參選北市長的黃珊珊,對北市選情的參考力是否存在疑慮?
二、關於侯友宜參選有兩題,第一題為「關於2024台灣總統大選,侯友宜近來公開表示,不排除參選可能性。對侯友宜正在選新北市長,另一方面又不排除參選 2024 總統,您能不能接受?」第二題為「如果侯友宜當選新北市長,明年再宣佈參選2024總統,您支不支持他這麼做?」兩題的接受度結果不同,如何看待此現象?是否有落跑市長的負面標籤影響?
三、關於公投綁大選的問題,問題敘述提及了去年公投沒過,雖是事實陳述,不過有沒有引導了選民的選擇可能?
四、關於「18歲公民權」的修憲公投內容,該民調說明此公投議題分為兩部分「18歲選舉權」和「18歲被選舉權」。不過該民調僅詢問民眾是否同意「18歲被選舉權」,而未一併詢問「18歲選舉權」的同意度,是否妥當?
專家分析: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前主任吳統雄解讀:
問卷設計宜避免條件句,尤其是假設性條件句
問卷設計包括問卷結構、測量方法。後者再包括:直接詢問法、態度行為測量法、預測模式法。理想的問卷設計不僅是出題目,更是要測量受訪者心理、態度、行為,借以達成收集決策資料的目的。問卷實際相當於一項測量工具。
唯新聞報導面對的是大眾,具備必須「容易處理」的特性。因此,坊間的民調機構,通常都採「直接詢問法」式的調查。
直接詢問法的特徵,就是以單一或極少數的項目,來詢問一個主題。國際上「研究方法」的研究已發現:直接詢問法容易在以下四因素產生引導或混淆作用:直述句與條件句、修辭與表達方式、主詞與人稱、虛擬量與物理量設計(即:贊成?很贊成?非常贊成?或:滿18歲?滿20歲?滿25歲?)。
科學調查、追求真實資訊的調查,必須預防產生對此四因素的「被動誤解」。相對的,戰術調查(請參見2022.09.12《看懂民調》解說)、競選組織的負面競選手段,也會充分利用對此四因素製造「主動誤導」。
本次的爭點,重點便與「直述句與條件句」有關。
爭點一解讀
爭點一的答案為:是,也不是。理由是:這個問題到底在問什麼?
問題核心為「六都市長候選人」自然對讀者的導向是問選情。如果是問選情,遺漏了無黨參選北市長的黃珊珊,當然是疑慮。故答案為「是」。但細讀報告的文字,它是在問兩黨候選人的全國性知名度,黃珊珊不在兩黨內。故答案為「不是」。
研究者似乎要以這個題目宣示:知名度上,陳其邁上升、侯友宜下降。如果是這個目的,則研究目的和測量方法發生了嚴重扞格。既然已經標定「六都市長候選人」,而不是「全國性候選人」,上升與下降應在「六都」內比較,同時應是與競爭對手比較。
爭點二解讀
爭點二,就是「直述句與條件句」效果,再加上「修辭與表達方式」效果的充分展示。
這兩題的實質內容幾乎是完全一樣,但第二題加上了「假設條件」,立刻將對侯友宜不支持的比例拉高為過半。而第一題沒有「假設條件」,接受與不接受均未過半,且接受還高一點。足見「直述句與條件句」效果的威力。
第一題的「修辭與表達方式」很有深意。侯友宜現在是在選市長,但問題的破題是「選總統」。侯友宜從未主動對此議題表態,主打此議題的,均為民進黨的競爭者與助選人士。
報告中提到:『侯友宜被問及(即「被動回答」)是否參選2024總統時表示「勇於承擔責任、樂於接受挑戰、全力以赴、不計成敗」』。但實際問卷中的修辭卻改為「侯友宜近來公開表示,不排除參選可能性」,很微妙的改變了被動與主動性。
報告中說:『竟有多達四成四選民可以容許像他這種民選政治人物「吃碗內,看碗外」,尤其是牽涉參選 2024 台灣總統,這是無法想像,不可能發生的事,但真的發生了。』
這是民進黨宣傳文案的直接引用,應該彰顯了研究者的立場,也解釋了這2題應用「直述句與條件句」與「修辭與表達方式」效果的原因。
國內外研究發現,各種主題:稅政、社福、軍援、醫療…的民調,均可採用「直述句與條件句」與「修辭與表達方式」效果,以誘導選民。國外各競選組織,包括著名的「劍橋醜聞事件」,均曾充分應用。由於韓國瑜事件未久,強推「落跑市長標籤」,是負面競選戰術必然的選擇,這2題也反映了其殺傷力。
不過,本項調查的抽樣方法不符隨機性,只有代表其樣本的參考性,而無全體推論性。且侯友宜已做完1任,與韓國瑜情境並不相同,最後影響可能沒有助選者預期得那麼高。
爭點三解讀
關於爭點三,由於去年公投沒過為事實條件,而非假設條件,誘導力不會很大。但違背「宜避免條件句」原則。
此題原句為:『去年「公投綁大選」公投沒過,今年選舉又將同步舉行「十八歲公民權」 的修憲公投。一般說來,您贊不贊成選舉和公投應該一起舉行?』。
不知爲何中間要插入:『今年選舉又將同步舉行「十八歲公民權」 的修憲公投。』一段無關的話?報告沒有說明。也許是原始設計者想作成一個條件句,但沒有成功。
問題設計必須簡明,當前變成2個無關的句子,應屬不推薦的設計方法。
爭點四解讀
爭點四的關鍵觀察在:問題中的事件,是彼此互動?或彼此獨立?
譬如市長選舉,由於只能有1人當選,彼此一定為互動,如採用提示人名法,就不能夠獨漏某人。如果事件彼此獨立,民調有時會因時間、資源的考量,可以省略一些獨立事件。
「18歲被選舉權」與「18歲選舉權」為相互獨立的2事件,如果能夠都問,可以提供完整觀照,較為理想。但如果只重視其中一事件,省略另一事件,尚非不妥。
本專欄為全民查假會社「看懂民調專案」之報告,全民查假會社官網網址為:https://tstm.tw/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