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賴祥蔚》新聞報導政治偏差影響民主機制

【愛傳媒賴祥蔚專欄】傳播媒體可能存在新聞偏差,這個是實務界跟學術界一直都關注的現象。新聞偏差的主要來源之一,是政治偏差,國內外學術界進行相關研究已久,最早是針對報紙等平面媒體,後來開始針對電視媒體,主要是要知道新聞媒體是否對特定的政治立場存在偏好,因此在報導上出現了偏差。這種偏差,被認為會影響新聞報導的公平與公正,甚至會影響民主機制的運作,所以受到高度關注。

針對新聞偏差,尤其是政治偏差這方面研究,主要都是用「內容分析法」進行,由於對於報紙等平面媒體要去分析文本,相對來講比較容易,但是針對電視媒體就需要花費比較多的經費進行側錄與監看,所以以往學者都是拿到研究計劃才有辦法進行。

從以上脈絡可知,這次「六都、新竹市候選人電視聲量統計」,因為研究規模可觀,相當難能可貴。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在大約十年前曾經進行兩次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監看,小有成效,直到現在才有這個計劃繼續接棒。

這次研究有一個分析重點是各個候選人在電視新聞正、負評價統計,再發佈記者會的簡報檔案還把正、負評價的則數分別進行呈現,有助於一般大眾了解。

10月8日到10月14日的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的三位主要候選人受到比較多的電視新聞報導,相較之下,其他五都以及新竹市的新聞報導有限。

所有候選人當中,正面評價新聞則數最多的前三名,跟負面評價新聞則數最多的前三名,依序都是陳時鐘中、蔣萬安與黃珊珊,這呼應的前面提到的,台北市的選舉受到電視新聞的關注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來看,正面報導居多,中立報導其次,負面報導雖然有,但是比例相較之下不大。如果這個數據真的反映出電視新聞報導的實際情形,表示電視新聞被作為攻擊工具的情況不算太嚴重。

後續隨著選舉投票日期接近,電視新聞報導的政治偏差會不會出現?個別電視台新聞報導的政治偏差又如何?這是接下來可以關注的重點。

 

作者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