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翁佳音專欄】日本時代前,臺灣本島南北往來固然不如後代方便,但南北交通主要還是靠陸路,沿岸駛垵邊船停泊南北各港再上山走陸路,不穩定。
清代古地圖通常都繪有海線與山線的南北陸路要道,沿路連結傳統原住民與漢人庄社聚落,沿途有汛塘舖、公館、飯店等官民機構。路是人走出來的,走出來的古道,千百年連結著物流與人流。
現在要拋問題:日本時代前這條南北縱貫山線,民眾如何稱呼?有學生回答說:南路、北路。錯。南路、北路是以行政中心臺南府城(或安平紅毛城)為觀察角度的行政、軍事區域。正確來說,應該是「大路」,或可精準點說:「郡大路」,南北往臺南郡城(府城)的大路。
臺南南邊往府城,荷蘭時代就有從高雄大社觀音山(Kuanimswa)運米穀到赤崁樓的牛車路;府城往臺北,費時十天半,沿途各站站名老番以前多次寫過(可惜鐵道或公路單位不樂意採用)。這條古典南北之路,日本時代以前是有聲音的,聲音很大,尤其是夜行車。
敏感古典文人因而夜中床頭「耳畔時聞軋軋聲,牛車乘月夜中行」,「牛車挽運百物,月夜車聲不絕」,為何南北縱貫線在現代以前會有夜行車擾人呢?有老淚縱橫故事啊。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