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程富陽》「復興崗校友會館」的情義今生茶會!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每個時代,都自有它氣勢磅礡洶湧洪波,與無數逸興風發燦爛宏偉的輝煌;但也同樣有著眾多曲遝幽折,漫流於時代底層的靜默脈動,而多數只能沉隱於時代的角落而至淹沒,他們雖都蘊含深邃肺腑的感人章節,然而這些人情溫暖,這些溫馨故事,終究得由負有強烈使命,樂於砥勵前行與勇於承擔的人,來將他們抒寫與揭曉,才能讓本伏隱於時代深層的正向情愫得以浮湧,正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揭示大開大闔政戰路
    「財團法人復興崗文教基金會」現任董事長李天鐸,從繼民國107年接任復興崗第三屆校友會理事長,在毫無資源的情況下,以無懼艱難的魄力,自108年起連續承辦迄今四屆「走過璀璨 — 懷念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用音樂喚起台灣民眾對上世紀經國先生那個60~70年代的美好回憶;更在同年接任基金會董事長後,即於109年底完成編撰《全球通訊100期~大開大闔政治路》專刊,明白揭示復興崗子弟未來應具備何種氣魄與胸襟的道路。
    有鑑於政戰制度隨著國家環境與革命情勢的轉變,與組織及教育訓練等更迭,使臺灣現今無論從政治到學術界,對政戰仍充滿隔閡與誤解;他更以基金會名義委託政校14期的王漢國教授,率領一批具學術專長的政戰幹部,以2年的時間籌擘規劃,於今年(111)1月完成一部撰述政戰歷史經緯的《政戰風雲路》,清楚闡述政戰在中華民國歷史曾扮演的璀璨風華,與今後面臨艱鉅挑戰所應扮演的角色,並補實了政戰40年來因處於國軍組織變革動盪中的文獻闕漏。
    但在接任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一職後,最讓他感到壓力與挑戰的事,卻莫過於直接承擔基金會與校友會幾十年來最感困擾的「復興崗校友會館」產權,與5百萬元基金歸墊的困題;基於政府於108年推動《財團法人法》,使基金會與校友會竟同時陷入早年因組織、法制定位未明,權以基金會母金5百萬元購置校友會館問題浮上檯面;依新法若未能限期歸墊,則基金會不僅面臨解散命運,且因法院執行向校友會追繳欠款,將法拍「復興崗校友會館」以解決清償的窘境。

群策群力 捐款護家
    基此,為讓復興崗文教基金會的社會功能得以延續,讓復興崗人休憩之地的「復興崗校友會館」得以存留;他呼籲政校各期班同學會會長號召期班同學踴躍捐輸,並由基金會秘書處發出《懇請政戰將階前輩認捐一萬元書函》,讓「復興崗校友會館」能度過難關。最後在逾1千6百位復興崗人群策群力的捐輸下,終於在限期內募得5百萬元新台幣歸墊基金會的母金,徹底解決復興崗兩會多年的困擾與沉疴,並於民國110年3月4日函文報請教育部核備,使「復興崗校友會館」終得保存,讓所有復興崗子弟都鬆了口氣。
    如今,只要校友一踏進「復興崗校友會館」,在館內的兩面大牆,就赫然可見分別記錄著所有捐款者的捐款時間、期別、芳名與金額;對這段復興崗人有情有義的不吝襄助,基金會特選在今天111年10月8日(星期六)早上10時,假校友會館,列名邀請歷次所有捐款者回來參加專為他們舉辦的「感恩茶會」,基金會更特別敦請22期喬振中學長負責編撰《金心朗照復興崗》專刊,藉以向所有逾1千6百位認捐者說明此次募捐護家的原委;李天鐸董事長更表示,不管他們能否親自蒞臨茶會,此專刊都會寄送到每位捐款人的手上,藉此向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今日大屯山上氣象萬千,天高日晶,秋風徐徐,其容清明,像是特別穿上一襲清涼彩裝,迎接所有讓「復興崗會館」得以存續的復興崗人返家探望;茶會中,受邀出席的中央軍校校友會理事長彭進明上將,政工幹校三期丁叔君學長,四期熊德銓中將、張人俊將軍,與目前擔任中華民國自強協會理事長的政戰14期郭年昆中將,都分別表達對復興崗人這份無悔付出,及深摯的情誼表達敬意與感佩。

山荷連心 金心朗照復興崗
    李天鐸董事長在會中,除代表基金會敬贈5萬元給中央校友會,以襄助該會執行113年「黃埔百年」活動外,並演繹《金心朗照復興崗》專刊上的山荷連心,係冀望復興崗文教基金會正如荷葉般的合縱平台,在大屯山系的天際線環抱中,凝聚正義大氣,以小水滴滙聚成校友會館的情義,將復興崗人彼此串連互動,形成生生不息的強大蓮漪效應;會中並對基金會幾位第11屆將卸任的董事頒發感謝狀,以銘謝他們在任期內對公益無私的奉獻;而23期的政戰局前局長王明我中將,也以基金會的董事名義,將《政戰風雲路》及《金心朗照復興崗》專刊一併致贈中央校友會惠存。
    茶會在充滿感恩與溫馨的氣氛下進行,與會者不論官銜,皆憶敘了昔日崗上濃情;無論老少,均暢聊了今後生活展望;對於復興崗人十幾年來掛懷於心的校友會館,總算塵埃落定,得以永恆佇立大屯山腰,為所有政戰校友提供一個休憩的庇護之所;此刻,我想所有復興崗人的內心,應該都充滿著「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衷心寄懷,與心存常繫「長風送秋雁,可以酣高樓。」那分遊子終可無憂返家暢酣高歌的感恩才是!

 

作者為退役上校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