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王其》最高機密:面對數位化,台灣媒體廣告收入有沒有降?

【愛傳媒王其專欄】台灣媒體與學界訴求,在跨國平台上新聞要付費的行動沒有停過,多份報告也顯示Google等跨國平台在台灣吸走7成以上的數位廣告。但這行動未來仍有二大爭議難解,包括電視台的廣告是否真的掉了?媒體內容的雷同度高,或是置入性新聞多,還跟平台要錢嗎?

 

根據2021年的統計,台灣有線電視上的廣告收入從2011年的212億元高峰,一路下滑到只剩150億元;無線電視則從2010年的51億元掉一半至26億元;台灣整體報業廣告目前每年更僅剩14.1億元。特別是平面新聞媒體業受數位平台衝擊程度高,報業在這10年間的營收近乎「腰斬」,降幅超過46%。相較之下,兩大跨國數位平台Google和臉書,估計搶走台灣數位廣告約6至8成收入。

 

上周針對平面媒體最新調查也出爐,結果有三大發現︰平面新聞業的消費市場萎縮、廣告營收衰退、人力大幅下降。報紙發行量自2012年起一路下滑,至2021年僅剩幾乎一半;營收方面也近乎腰斬,傳統廣告收入下跌近8成,數位廣告雖成長,但完全無法彌補紙本廣告的衰退。這10年間,已經有如聯合晚報、蘋果日報、壹週刊等主流紙媒停刊。

 

反觀台灣網路廣告收入從2007年只有50億元,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482.56億元,且大部份的數位廣告收入最後多由大型國際數位平台業者先分得,再轉少部份給台灣的媒體。業者分析,Google及臉書等大型數位平台近年搶得廣告收入,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台灣媒體新聞內容。以台灣紙媒的網路新聞為例,估計接近6成流量來自國際數位平台;大平台利用新聞內容吸引用戶,並爭取到大量廣告,為數位平台業者創造收入。

 

在台灣媒體與學界爭取過程中,報導中都很少提,台灣媒體尤其是電視台內部廣告收入到底掉了多少?根據非正式的統計,電視傳統廣告雖然掉了,但是,數位廣告也因為上了國際數位平台後而增加;況且平台內容帶來的流量,也反應在內部的其他業績上。以YouTube為例,有家電視集團的新聞台晚上政論節目,每年從YouTube平台上拿到的超過2億元,甚至比過去單一節目傳統廣告要高。但是電視台都把廣告收入當最高機密,就算是主管機關去問,得到的答案也不完全正確。一位廣告業者說,在向數位大平台要求新聞議價的時候,恐怕要先解釋,媒體的廣告總收入並沒有被腰斬,那到底真正的數字在哪裡?

 

其次,台灣媒體要求向平台收更多費用,並不是沒有道理。但另外一個爭議點是,媒體內容的雷同度太高,特別是電視新聞台,原創內容很少,甚至很多來自政府與企業置入的公關宣傳新聞,這些要如何去說服國際平台說是好內容,應該要付費?

 

一位台灣廣告主管也說,國際平台的確也有大投資,才能提供這些台灣媒體網路露出機會。但演算法與廣告分潤機制不透明,使得國際上這些數位平台,不再只扮演協助媒體曝光內容角色,而是篩選新聞。況且數位平台沒有聘記者,賺取了台灣數位廣告近8成的收益,因此台灣業者及學界,先參照澳洲與美國的經驗先設立專法,促使平台進行付費,也值得支持。

 

但這位資深廣告人建議,要求臉書及Google上的流量、廣告分潤標準公開透明外,台灣媒體的廣告收入也必須誠實公開,內容應該更有特色,而不是被政府及企業置入,喪失了媒體獨立專業立場。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為BBC網站截圖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