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翁佳音專欄】不少人很喜歡一口咬定「臺灣」是地理名詞,當然別有用心,這裡不討論。但「臺灣」真的在政治史上以及在國際間,從來就不單純是地理名詞,他從臺南「大灣」,演變成臺南安平的國際都市與殖民地城堡,進而移位到對岸的赤崁,成為「承天府」、「臺灣府」,成為全島的政治實體代稱,甚至成為多島嶼的國家名稱。臺灣,數百年來,一直就在國際風雲中不斷被誤解,被認識。
被誤解,最顯著的例子,是被誤解為「小琉球」。老番上課在即,估舉一例:1616(大明萬曆四十四)年6月大明福建巡撫黃承玄的〈題琉球咨報倭情疏〉,有言:琉球王國向明朝福建官員報告說「彼國有日本七島夷人來說,各島見在造船欲收小琉球」,如果懂得十七世紀東亞史的人,會知道當時日本薩摩藩要打下七島南邊的奄美大島(小琉球)。
但福建巡撫在綜合情報時,卻又說「稍南,則雞籠、淡水,俗呼小琉球焉;去我臺、礵、東湧等地,不過數更水程。又南為東番諸山」,說淡水與基隆以前叫小琉球。這是誤解。不進行歷史正名不行。時間不夠,若有人表示有興趣,老番再系統論述。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著作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