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塗鴉大師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1960-1988)於1982年,在紐約舉行他人生的第一次個展,結果造成大騷動,作品被搶購一空。些許巧合,40年後紐約再次為他作展覽,轟動依舊,只是作品為非賣品,家屬銜哀分享遺作,也希望走出傷痛。
巴斯奇亞有兩個妹妹,失去她們至愛兄長,已經34年,他們收集所有能拿到手的遺作,成立基金會,小心呵護,並作研究、推廣與保存。
要不是近年疫情困擾全世界,煩悶壓力罩頂,讓她們想到巴斯奇亞生前的善良與熱情,路見不平,急於拔刀相助本色,一定會同意把家族存封的遺作,公開出來分享大眾,帶給大家喜樂,撫慰鬱足人心。
好不容易整理好心情,要為英年早逝的天才兄長,舉辦個展,把長年來心中的傷痛,一起對外宣洩。在展覽中,展品爬梳完整,都是家族成員細心策劃,並還錄製影音片,侃侃諤諤,追憶著他們心中的英雄,感傷話語中,有著滿滿的遺憾與驕傲。
被公認是20世紀畫壇奇葩的尚・米榭・巴斯奇亞,因為染上毒癮,健康急速惡化,於1988年在工作室因服藥過量逝世,舉世震驚,家屬更是哀痛逾恆,一直走不出失親的陰影。
時間,果真是最好的藥方,兩姐妹首次扮演策展人,首次以「家人」的視角,分享她們對兄長的愛與懷念。
距離紐約雀而喜不遠的公共空間,佈置得有家的感覺,包括客廳、起居室與畫室,2百多幅作品,呈現了尚・米榭・巴斯奇亞的家居日常,空蕩蕩的畫室,滿地顏料,畫了一半的圖稿,堆疊棄置,倍為真實,彷彿畫家仍在世,只是遠行未歸。
對巴斯奇亞家人來說,寧可相信作息不太規律的兄長,夜不歸營、四海為家,是很正常的,她們不願打破那份雜亂中的期待,34年來如一日,人生有夢最美,這份不願面對現實的瑰麗美夢,被小心異異,包裹在心底。
尤其在40年前的1982年,兩姐妹曾開心迎接才高八斗、氣宇軒昂的兄長的首次展覽,叫好又叫座的展覽,尤其完售的狂喜,人人羡慕她們,彷彿巨星之路從那時候就為她們啟程。
而1982年對巴斯奇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年僅21歲的他,長年放大眼睛關注他的創作表現的畫廊主安妮娜・諾賽伊(Annina Nosei),也為他舉辦首場個展,該展覽征服了整個紐約,接下來數月間,他的作品令全球藝術界為之傾倒。
大名鼎鼎的歌手麥當娜(Madonna),成為他的女朋友,總是出現在他展覽的人潮裡,給了她十足的面子。同年,他又受邀參加第七屆德國卡塞爾文獻展,而12月的《Artforum》雜誌,以所謂明的日之星,刊登他的訪問文章,大力次捧。
巴斯奇亞成為家傳戶曉的耀眼新星,當他興高采烈前往西岸創作,他在加州很快結識他尊敬的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2008),在創作上互相砌磋,而他在加州的畫室,正是高古軒畫廊老闆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樓下,因緣際會便於翌(1983)年在洛杉磯高古軒畫廊舉行第二場展覽。好事彷佛一件接一件,在加州時,巴斯奇亞對羅伯特・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在著名印刷工場(Gemini G.E.L)創作的作品,深感著迷,他曾數次拜訪羅森伯格,並從該位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身上,獲得不少靈感。
1983年,年僅22歲的巴斯奇亞,作品入選惠特尼雙年展,成為在大型國際當代藝術展中,代表美國參展的最年輕藝術家,當時好運連連,讓他們一家人,喜出望外。
1985年,巴斯奇亞登上了《紐約時報》雜誌的封面,事業如日中天。是過大的成名帶來創作壓力,還是畫作大賣突然湧入的大錢,讓他生活失去方向,還是交了壞朋友,沈迷聲色場所,巴斯奇亞染上嚴重毒癮,首先,諾賽伊拒絕再擔任其經紀人。
原來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是他創作及生活上的好朋友,兩人交情很好,1980年,兩人在蘇豪區一間餐廳相遇,巴斯奇亞向對方展示一幅照片拼貼作品。兩年後,巴斯奇亞的畫商布魯諾・畢修伯格(Bruno Bischofberger),帶他到沃荷的工作室,兩人再次見面。沃荷非常欣賞巴斯奇亞。
巴斯奇亞仰慕安迪・沃荷的名氣,也非常尊重他的見解,很把他的話聽進心裡;而安迪・沃荷對於巴斯奇亞的創新能量,讚不絕口,逐漸的,巴斯奇亞再次令安迪・沃荷變得叛逆。其實,兩人惺惺相惜,於是他們很快就開始合作,更成為莫逆之交。從1983至1985年間,兩人合作創作了數幅畫作。
巴斯奇亞吸毒的問題,大家看在眼裏,無法阻擋,其實,只有安迪.沃荷的規勸,巴斯奇亞才會聽進去。怎奈,安迪・沃荷早在巴斯奇亞1987年逝世,1年後的1988年,在痛失至交,心境沈痛,毒癮更加速惡化,服藥越服越多,1988年8月12日在紐約過世,令人唏噓不已。
讚使只活28歲,巴斯奇亞在藝壇,舉足輕重,引起不少共鳴,當年不少藝術家急於擺脫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主導藝壇的極簡主義風格,作為新表現主義運動靈魂人物的巴斯奇亞,至關重要。他的風格,來自天份,還加上強烈欲望、專注和快樂。
巴斯基亞因此被形容是位堅定不移的藝術家。他不斷精挑細選的文字與文意融入作品,那些字句充滿聯想和深意,尤其是他對種族、人權、創造權力和財富的極度關注。他自嘲,他的大部份畫作中,主角都是黑人。
有別於一般視察藝術家,巴斯奇亞很早就喜歡跨域與跨界,例如,把音樂帶進作品中,特別是爵士樂,具有即興創作、隨性自然和取樣手法等特色,巴斯奇亞很有本事,把爵士樂特點融入視覺藝術的呈現。比如說,他的畫作經常頌揚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等爵士樂巨匠。
巴斯奇亞也以藝術作品,向著名黑人運動員、拳擊手和其他偶像致敬,他們當中不少無法獲得與白人同樣的認可的有色族群。
對巴斯奇亞來說,嘻哈音樂也是一絕,混搭應用,非常動人。早在1981年,巴斯奇亞首次客串參演Blondie熱門單曲《Rapture》的音樂錄影帶,那是第一個在MTV上,播放饒舌音樂視頻。
巴斯奇亞也製作傳奇嘻哈唱片《Beat Bop》,由K-Rob和Rammellzee進行對戰,他親筆繪畫插圖。由於初版數量極少,該唱片早已成為有史以來最炙手可熱的饒舌唱片之一。
綜觀巴斯奇亞一生的創作,以壓克力、彩色油畫棒、彩色蠟筆、紙本拼貼等,系列作品,獨樹一格,是與藝術史碰撞中的集大成之作。他的創作靈感,來自連環漫畫、塗鴉、非洲藝術、古典大師例如卡拉瓦喬、美國波普藝術家如羅伊・李奇登斯坦、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如威廉・德・庫寧等,都是啓發他的貴人,讓他的解剖學視角和超越表面的洞察力,無人企及。
巴斯奇亞其實是早慧的孩子,1960年12月22日生於紐約布魯克林,母親為波多黎各人,父親來自海地。他4個手足中,排行第二,有兩個妹妹,哥哥在他出生前便已夭折。
他自小便熱愛藝術,母親看到他的才華,讓在小小年紀就成為布魯克林博物館的會員,並鼓勵他學習藝術。據說,巴斯奇亞在6歲時遇上車禍,手臂骨折,接受了數次手術。在康復期間,他的母親,給他買了1本19世紀的醫學教科書《格雷解剖學》,這本書對其後來的藝術創作影響深遠,特別是《荷蘭殖民者》系列,此系列畫作將文字與人體部位的圖像重疊。
另外,巴斯奇亞很有語言天份,11歲已說得一口好外語,除了英文外,包括流利法語、西班牙語。不過,巴斯奇亞的靑少年,也非一帆風順,當他13歲時,母親瑪蒂爾德(Matilde),進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此後多年,他不斷前去探望,對他心情影響很大。
巴斯奇亞讀曼哈頓一所另類高中City-as-School,那裡匯聚才華出眾和反叛造反的學生,巴斯奇亞曾將餡餅,扔到校長臉上而聲名大噪。後來,他開始回歸藝術,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流連忘返,並與在該校就讀的凱斯・哈林(Keith Haring)和肯尼・沙夫(Kenny Scharf)成為好朋友。
巴斯奇亞早期形容自己的創作題材是,皇室、英雄主義和街頭,他曾被形容是皇室與街頭霸王。因為巴斯奇亞最常用的圖像,如拳擊手,而國王則是巴斯奇亞在蘇豪區,藝廊的大門上創作時,以王冠作為自己的標誌性圖案。隨著他藝術生涯發展,早期的王冠,逐漸變成戴著閃爍頭飾的人物。
某種程度上,巴斯奇亞的王族戰士,是其成功的象徵:「街頭之王」巴斯奇亞,已經征服了整個藝壇。1980年6月,巴斯奇亞的作品,獲選進入「The Times Square Show」展覽,成為他藝術生涯的重大突破。
再多的追封加爵,再高的國際拍賣成交紀錄,對已經離世34年的巴斯奇亞,或者已為他成立基金會的家屬,並不在乎。只是相隔40年的紐約首展以及由家屬主辦的紐約遺作展,太令人感慨,如果不是吸毒,如果不是驟逝,巴斯奇亞今年不過62歲,應該是生猛有力的中壯藝術家。
這是巴斯奇亞家人一直不願碰觸的疤痕,也是熱愛當代塗鴉藝術界,永遠的損失。34年時間飛逝,傷疤與遺憾,被烙印在永恆中。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