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翁佳音》一人通吃多種族群身份紅利的怪異現象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這兩天臉書吵炒了一大堆海鮮,老番並非趕熱鬧,而是抓時機紀錄與檢討守備範圍內的文化政治現象。先從事主講起,時間忘了,也許2000年之後不幾年,電視有段期間頻頻推銷「可愛教主」歌手。老番當時就一再體驗「可愛」的時代差異,當時可愛,得人工(包)裝做(作)出來,不是天然尚好。
    這次引發非議,是中國浙江電視台「還有詩和遠方」節目問事主臺灣人有無吃過「豆腐魚」,隨即有人接嘴說臺灣無此魚。事主則回答她在臺灣少吃海鮮,海鮮奢侈(以避開繼續被問?),而且也迫不及待再表明她「但我(不是臺灣人)是廣東人」。難怪錄影廣為轉發後,會引起種種議論。
    老番不認為阻止討論出身認同走和稀泥是好事。至少影片一出,臺灣這邊馬上提出有相類的nà-kô-hî、或nà-kô-á(漢字通常被成「那個魚」),關心水產歷史的人同時可在網路中找到相關魚類的學術資訊。歷史與現實,臺灣與長江口其實沒那麼遠方,以及那麼朦朧「詩」,一定只有他們長江才有,別人別國就沒有。而且,nà-kô-hî從語音、語意分析來看,與皮膚特質有關,難怪中國閩粵,以及我們臺灣會對魚身狀似豆腐的魚類如此稱呼。
    事主特別辯稱她是廣東人,在臺北長大,這樣一講似乎父母都是七八零年代才寓居臺灣,屬新住民系統。但網路資料很亂,亦有說她父親是香港人,媒體朋友說她媽台灣長大台語講得很好(與老番同齡,或為廣東外省第二代),但事主約三年前又說她籍貫是廣東(廣西)合浦。好亂。臺灣因強調認同無需道歉,所以我們會有湖南人也是香港人、新臺灣人,更是客家人的前總統;我們也有有時用媽媽這邊自稱是原住民,有時用爸爸阿公的籍貫自稱中國泉州、安徽人,一人通吃多種族群身份紅利的怪異現象。
    在享有雙重或多重族群權利、便利之餘,附帶被批評的風險,應屬合理。單邊要求批評者尊重人家的認同,老番認為是偽善。出身認同,以前曾被迫表態、自我扭曲、半路認親,希望那個時代已經過去,培養心平氣和面對,是當代的課題。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著作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