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武器增 標靶加入提升存活期
50多歲陳先生身體一向硬朗,日前體重兩個月內突然少了六、七公斤,起初還以為是變瘦而沾沾自喜,但隨之而來的腹部疼痛、容易疲倦,讓他不敢大意,就醫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腫瘤,進一步切片檢查,證實是大腸直腸癌轉移至肝臟。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徐鴻智醫師指出,近年來,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成人癌篩,許多人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得以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但仍有二至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甚至已經轉移至肝臟、肺臟、骨骼等部位。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武器增 標靶加入提升存活期
徐鴻智醫師表示,治療晚期大腸直腸癌,傳統以化療為主,但效果有限,標靶藥物問世後,現在則有多種、多線標靶及化療治療組合,透過標靶藥物有機會將患者的腫瘤先行縮小後切除,再依照患者年齡、身體狀況、腫瘤基因型別等因素,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約有一半機率得以控制病情,幫助患者重拾生機,平均存活期已從過去的5個月,提升至30個月,患者整體存活期顯著延長,同時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血管新生抑制劑,另一類為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徐鴻智醫師說明,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治療效果,與患者的癌症基因是否突變有關,僅適用於KRAS野生型(沒有突變)患者,血管新生抑制劑則無此限制,臨床結果顯示,標靶合併化療,可有效延長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存活期。
健保給付二至三次標靶治療 用對順序有機會省更多
徐鴻智醫師指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已有多種標靶藥物可供使用,目前獲得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就有三種,是患者一大福音,如能用對標靶藥物的順序,最多可享有二至三次健保給付,能省下百萬元。以KRAS野生型患者為例,若第一線治療選擇血管新生抑制劑,第三線採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到了第四線則可以選擇多激酶抑制標靶藥物,均能申請健保給付,可以大幅減輕經濟壓力,讓患者有機會活得更久,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除此之外,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不分KRAS基因是否變異,均可在第一線時使用健保給付之血管新生抑制劑,即使治療一段時間後,腫瘤惡化,仍可自費在第二線治療續用原本的血管新生抑制劑,也就是不換標靶,只換化療,有機會再延長整體存活期及疾病穩定控制時間。研究發現,相較於只使用化療,二線如續用原有抗血管新生標靶,可降低近兩成的死亡風險,疾病不發生惡化的存活期則近六個月。
由於晚期大腸直腸癌容易轉移至肝臟,徐鴻智醫師提醒民眾,如體重突然變輕,身體容易感到疲倦就應該儘速就醫。隨著醫學進步,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能擁有最少負擔、最佳的治療機會,不可輕言放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