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淨零承諾」台灣企業僅有9%?「BuildingBack— 綠色金融疫後新視野」座談會談數位推動永續

【愛傳媒報導】《由臺灣法律科技協會、臺灣零碳協會及 Impact Hub Taipei共同主辦之「Building Back — 綠色金融疫後新視野」座談會,於7月21日傍晚在台北NPO聚落舉行。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前召委鍾佳濱,特別在現場致辭時指出,民間調查報告顯示,相較於全球有22%的企業明確作出「淨零承諾」,台灣企業僅有9%;為增加企業的誘因,鍾佳濱委員認為,透過綠色金融來創造永續投資的經濟誘因會更有效率,例如:善用永續債券並給予ESG評鑑上的回饋,引導民間龐大資金投入具永續性的公共建設;或透過環境保險讓業者更積極投入於污染防治作業。此外針對企業永續報告,鍾佳濱也認為應有更完善的法律規範,擴大第三方驗證,以提升報告的資訊價值。

其後臺灣法律科技協會理事長江雅綺,提出包括主辦單位、全國律師聯合會、台北律師公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台灣創新法律協會、台灣數位治理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銘傳大學金融科技應用學士/碩士學位學程及中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等多個產、學團體連署支持的「落實ESG 由法遵開始」共同聲明,強調追求永續發展與E ( Environment,環境) S (Social,社會) G (Governance,治理) 價值是全球趨勢, 而第一步就是應有明確的法律規範並落實法遵。

座談會的第一位講者台灣金融研訓院永續金融召集人陳鴻達指出,由於Covid-19的疫情逐漸冷卻,減碳愈形重要。根據「全球金融主管機關綠色金融推動網絡(NGFS)」的報告指出,若依目前的碳排趨勢全球暖化失控,那麼到本世紀末對全球經濟的累計損失將達到GDP的20%。也就是說,氣候風險傳導到金融風險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全球的金融主管機關有必要做好相關措施來避免災難發生。

第二位講者臺灣法律科技協會理事暨立凱事務所律師柯宜姍,則分享綠色金融及國際法遵管理系統ISO 37301之發展,並就近期國際永續金融發展及國內企業應如何落實法遵提出建議。現場討論熱絡,有聽眾詢問柯律師,若企業對ESG觀念不足,應如何解決?柯律師指出今日活動宗旨就是推廣ESG價值,只要有需要,法律科技協會或相關團體皆可至企業分享觀念或提出具體法遵解決方案。

活動最後由臺灣零碳協會理事長陳治維總結呼籲,希望更多團體參與綠色金融的倡儀,一起落實法遵,推動淨零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