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翁佳音》好奇怪的「阿嬤」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不知道是年紀,還是因職業是常看舊文獻古史料,所以對一些新詞常想法轉不過來,而且難免也會「唸」人了。好久好久一段時間,如果看到子女輩把老番的媽媽寫成「阿嬤」,就生氣。阿母、阿媽稱呼好好的,只是戰後國語教育,老番這一輩不知覺被改成叫「媽」,但叫祖父母,還是傳統的阿公、阿媽。老番不是爺爺、奶奶文化系統圈的人。
    對「阿嬤」會生氣,不止是新詞創新另外老番不熟悉的字,它也干擾老番的認知系統。清代中國正統文獻中稱鄭成功,通常是「海賊么麼跳梁」、「么麼醜種」,連帶的,正統大清中國對臺灣反政府廣大人群,都說成「么麼鼠輩」,一小撮的XX份子。「么麼」與「阿嬤」老是困擾著老番。
    似乎是台語界的選詞標準,只就文字學,少有專業歷史者受邀參與吧?專業歷史學者沒那麼古板,堅持一定要找正字或正音,但應該可提供一些歷史文獻的建議。老番再舉一例:說人家不成材、沒出息,會說khioh-ka̍k,字典找到的漢字有「抾捔、扱桷、拾擱、抾掬、抾确」等等,似乎漢字只用來表音,難以就字聯想意義。
    若用臺灣史的角度,我們是常見移民因故鄉土地「磽确(貧瘠)」而移民來臺。例如老番好友光瀛兄的阿公黃清淵寫〈茅港尾紀略〉,就說:「漳、泉區多磽角,一聞新地一歲三熟,故不憚遠涉重洋,而入蠻烟之域」,「磽确khau- ka̍k」是以前人會用的詞彙,有無用此歹田爛地當罵人的話而轉音?歷史專業者是會提出這樣現象給台語界的人思考的。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