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蔡詩萍專欄】炎炎夏日,外帶一杯熱拿鐵,鑽進冷氣房裡,讀讀書,把煩囂的政治新聞,熱得發燙的七月天,通通關在室外。
我在重讀《流動的饗宴》,海明威的散文集,但新譯本全名是《巴黎,不散的饗宴》。
讀了兩三遍的老書,但有新譯本,就忍不住再讀一次。這回,還搭配了英文本,想說就來看看海明威的文字魅力吧。中譯本看譯者的功力,英文版看原作者的靈巧。
我讀書的壞毛病之一,喜歡一次好幾本同時看。這本讀累了,乏了,便換一本。
這回手中還帶了老作家吳晟的《文學一甲子》,書剛到家裡不久,還沒時間細讀,但至少帶在手邊,先隨手翻翻,感受感受吳晟老師「一輩子文學人」的堅毅與溫柔。
但我這貼文前兩段文字,實在與我的本意不符。我其實是要炫耀另一本書的,小說家黃春明的《黃春明選集》日譯本《溺死した老貓》。2021年日本法政大學出版局出版。
我透過台灣的紀伊國屋書店,從日本訂到的。
拿到書,當然要急著獻寶啦,可巧了,剛好七月初,在宜蘭礁溪老爺酒店,參加黃春明老師辦的雜誌《九彎十八拐》發行百期紀念活動,正好把書帶去給原作者簽名啦!
黃春明老師告訴我,他跟譯者西田勝的緣分。
這位西田勝先生,對引介台灣文學進入日本,可謂不遺餘力,先後譯介過葉石濤的《台灣男子簡阿淘》、鄭清文的《丘蟻一族》,譯介黃春明的作品時,算是他人生最後的奮進了,因為那時他已經罹癌在身,這書出版不久,便過逝了。
這絕對是台日間,民間文化人交流的一樁美事吧,一位日本友人,終其一生,把引介台灣文學到日本,當成自身生命的大事,最後也鞠躬盡瘁於這最終的事業上,想來,我們台灣文化圈,是應該誠摯的記得他啊,西田勝君!
我的日文不行,但我很愛透過中文本對照日文本一塊讀,總覺得,那瞬間,似乎感覺到中文,日文互相穿透的一種文字張力,那很像走過一座拱橋,在中間左右回顧兩端文字的獨特之美與匯流之巧。
黃春明老師在我的書上,簽下「詩萍小老弟」,多了一份親切,少了一些作者對讀者的距離,我很感謝他,他可是我年少台灣文學啟蒙的大作家之一啊!
多年後,有幸與他同台演講座談,也有幸與他家人成為朋友。我年歲越長,越能明白,我們一生,若在某些領域有一絲絲成就的話,也多半要感謝在那領域裡,某些前輩風範的人,對我們的引領與提攜。
感謝黃春明,對我認識鄉土文學,認識台灣文學,甚至認識一種台灣人風骨的示範。這也是何以,我去「黃大魚基金會」演講時,選的題目就叫〈前輩•風範〉。
我是在向黃春明致敬,我是在向那些致力於創作而使得「台灣文化」這命題,更有尊嚴,更有意義的前輩們致敬!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交出一張「一甲子文學文化的成績單」,而且,不是紅字!
作者為知名作家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