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翁佳音》阿里山鄒族曾經是平埔族群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前幾日,老番臉書裡斷續有西拉雅原民身分之憲法法庭言詞辯論的訊息,法律老番完全外行,又無法得知朋友們發言的大致內容,短期內大概無法就此問題提出民間私人觀點,因此這裡寫一些長年來不斷跟學生講的話,看看是否有助於現實與法律的思考(本文文謅謅又樂樂等,合先聲明,不喜勿看)。
    原住民的清代歷史用語,有土番、流番;熟番、生番;野番、凶番;屯番、化番;平埔番、(內/後)山番等等,定義有時候會重疊,或與日本時代以來的用法不完全相同。譬如清代的平埔番(阿美、卑南),與現在所謂的「平埔族群」不同。清代留下來的行政文獻《淡新檔案》,平埔族群多為「屯番」,也稱「熟番」或「化番」。原住民族賽夏族是「熟番」或「化番」,但他們也有生番。
    表面複雜的「番稱」,主軸線卻是「由生番而為熟番,由熟番而為百姓」,這是中華帝國統治異民族的歷史過程,亦即皇朝一邊佔領,一邊「教化=文明化」,被佔領的不同種族漸次淪落「臣民」,變做中國(=國中=國內)人。
    當然,帝國發展(擴張)過程還是會受到地理限制,窮山惡水的不同種族,帝力無法維持統治之區,就後來成為中國所謂的少數民族或歷史上之「蕃屬」。以夷制夷、分而治之,是中華帝國統治原則之一,是讀史者基本常識。臺灣生熟番,不外是這種由上而下的政治、文化分法,而且被迫執行著互相牽制的歷史過程。
    在這種背景下,嘉義阿里山鄒族,從文獻上看,因地理之利,他們很早與外界有往來,皇權間接或直接伸手到鄒族地區來,十七世紀末他們已被統治者紀錄「阿里山八社,皆歸化生番」,甚至連社名鹿楮社也是標準的蠻南語稱呼。鄒族的發展沒間斷,後來約十九世紀初,「阿里山熟番百餘人」入墾南投埔里數百甲。十九世紀中,文獻還是不斷言明「阿里山…為八社熟番所居」,鄒族也是全臺九十三社熟番的屯丁來源之一。
   原本是「平埔族群」的鄒族,到日本時代竟一變成高砂族;另外,雖然清代生熟番常被描寫為互相牽制,但也不能忘記「所有熟番住址多與內山生番附麗,即聲氣亦復與生番相通」的事實。可見族群的討論,要多往縱深去看。
    老番有時私下認為,除了修法外,似乎同時也應考慮讓原住民族的機構更為寬大;多族,國家資源也得再做調整。至於曾有學術研究推估平埔族群有八、九十萬到一百萬人,老番相信這種推估至少膨風數倍以上,應該未經文獻歷史學者進行長期歷史資料的校正。所以,原住民族委員會最好不要再用這種尚非定論的報告當證據,會讓人家笑的啦。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